王衡: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安达市市长 王 衡
1991年,是全面实施“八五”计划的起步之年,也是我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的一年。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工、农、商各业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市属工业累计完成产值37518万元,比上年增长6.5%。国营预算内工业实现产值19347万元,比上年增长13.7%,盈亏相抵净利润426.1万元,比上年增加330.9万元。农业总产值、粮豆总产、畜牧业产值、奶牛存栏、农村人均收入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分别比上年增长18%、11.1%、24.9%、12.6%和6.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38005万元,比上年增长8.5%。国合商业实现利润246.4万元,比上年增长28.8%。地方财政总收入5745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全年城建总投资709.5万元,修建公厕48座,铺装巷道82条,人行道3.5万平方米,给排水、道路、交通等基础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居民住宅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1991年,我们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仅战胜了困难,胜利完成了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而且在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1.不断深化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农业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力地推动了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有9个村收入纯增1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在实现第二轮承包平稳过渡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内部经营机制,调动了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商贸企业努力改革经营方式,扩大经营范围,企业活力明显增强,特别是粮食系统通过大搞开拓经营,走出了一条多业齐上的发展之路,为商贸经济的大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城市建设改革了投资方式,基础建设速度加快,尤其是房改迈出了新步伐,而且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水平。我们紧紧抓住科技进步这个关键,深入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加快了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进程,使经济走上了依靠科技求发展的道路。农业总产值中科技进步因素已达36%;全年开发工业新产品13种,完成技术改造项目12项,增强了企业应变能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商贸企业通过强化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国合商业销售和利润总额均居全区同行业领先地位。3.加强联合,扩大开放,借助外力求发展。我市已同7个大中城市、7所大专院校和10个科研单位建立了往来和协作关系,全年共引进资金1351.5万元,引进技术17项,把触角伸向了国外,与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推动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4.动员全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地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我们面对财政紧张的实际,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突出解困救急这一重点,依靠社会力量,推动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5.优化政府行为,保证经济工作有序运行。一方面努力提高政府成员的自身素质,强化调控和指挥能力,增强了计划的权威性和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做到了决策准、指挥灵,上下一致,协同动作。另一方面通过动员和扶持机关事业单位办实体、搞创收,迈出了县级机构改革的第一步。为进一步深化县级机构改革,实施“小政府、大服务”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