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州县1991年工作
肇州县县长 徐贵生
1991年,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深入实施扬长补短,外引内联,依靠科技,全面发展的总体战略,积极进取,开拓前进,取得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
农村经济持续上升。一年来,全县广大干部和群众奋力拼搏,靠政策、靠科技、靠勤劳、靠投入,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夺得了农业大丰收,农村经济实现了连续六年持续稳定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农业总产值实现5.7亿元,粮食总产6.012亿公斤,单产430公斤,分别比上年增长4.2%、4.3%和7.8%;畜牧业产值实现1.33亿元,比上年增长9.7%;乡镇企业产值实现2.22亿元,完成利税27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6%和7.7%;庭院经济收入1450万元,比上年增长16%。在全省开展的各项评比中,我县获得了“铁牛杯”金奖,耕地培肥一等奖,农业丰收计划二等奖,造林绿化二等奖。我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农业生产先进县称号。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在大环境趋紧、市场疲软、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我们上下精神振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深入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使工业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好势头。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2.7046亿元,比上年增长7.2%;利税实现1998万元,与上年持平。其中,国营预算内工业实现利税1696万元,比上年增长2.5%。企业素质不断提高,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涌现出省级先进企业1户,地级先进企业3户。全县工业完成技术改造13项,开发新产品9大类20个品种,新增产值1300万元,利税175万元。
商贸经济有了新增长。按照“通商活贸,促产兴财”的商贸经济发展思路,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的新型流通体制,进一步繁荣了城乡市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实现2.18亿元,农副产品采购额2186万元,集贸市场成交额357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7.6%和3.3%。财政收入实现3465.8万元,比上年增长3.4%;工商税收完成2805.2万元,比上年增长6.4%。我县被评为全省实施“保盘子工程”先进县。
城乡面貌有了新的改观。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坚持先急需,后配套,再提高的原则,加快了城乡建设步伐。在城镇建设上又办了修路、铺设自来水管线等十件实事。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的稳定发展,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部分群众的生活向“小康”迈进。农村人均收入882元,比上年增加10元。全县涌现出5个人均超千元的乡镇,72个超千元村。城镇职工工资总额6059万元,平均年工资175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6%和9.7%。城乡储蓄余额达到1.18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全县人民的住宅条件、文化生活、膳食结构等都有了很大改善。
科教文卫事业进一步发展。一年来,全县共取得科技成果52项,其中县级36项,地级以上16项。创地级科技进步企业2个,科技进步先进乡镇4个。企业和农村经济效益中科技进步因素提高10%左右,我县被确定为全省“科技兴省”试点县。先后投资425万元,新建标准化教学楼、校舍10488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全县计划生育率达到89%,多胎率控制在1.8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87‰。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项事业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民主与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启动“二五”普法教育,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普遍增强。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我们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方针,坚持专群结合,标本兼治,有效地预防和打击了各种犯罪活动,全县治安案件、刑事案件、重大案件发案率分别下降7.9%、2.2%和5.6%。专项打击取得全胜,现行案件破案率达83%,被评为全省“专打”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