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程树本:望奎县1991年工作

望奎县1991年工作
     望奎县县长 程树本
    1991年,望奎县认真贯彻党的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了“科教兴望”的发展战略,并围绕“稳粮兴牧,重工活商,全面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强化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发挥了工业的主导作用,搞活了城乡贸易,有效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稳步的发展。1991年,全县社会总产值实现78952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国民生产总值实现41729万元,比上年增长10.7%;国民收入实现38183万元,比上年增长10.9%;社会商品零售额实现22917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122万元,占上年的94.6%。
    农业生产战胜了严重的洪涝灾害,获得了历史上特大丰收。1991年,望奎县从建设效益型农业出发,狠抓了“星火计划”和“丰收计划”的实施。在突出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了产业结构,并大力推进了各项农业生产新技术,促进了农村各业的快步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实现48277万元,比上年增长10.7%。粮食生产战胜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获得特大丰收,全县粮豆薯总产达到4.03亿公斤,比上年增长3.2%,创历史最高水平;甜菜总产达8万吨,亩最高产量达5.5吨;畜牧业总产值实现13940万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生猪直线育肥已发展到1580户,占养猪户的10.1%,成为全省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大鹅饲养量达31万只,成为全县贸工农一体化的一条重要专线,全年为农民创收380万元;林业产值实现1527万元,比上年增长86.2%;渔业产值实现453万元,比上年增长69.8%;农村人均收入达到619元,比上年增长35%。造林绿化、烤烟生产、农村保险工作受到了国家的表彰奖励;农业生产被省政府评为先进县,“铁牛杯”、“黑龙杯”、“畜牧综合服务”、“绿色长城”四杯竞赛和实施“丰收计划”受到省里的表彰。
    工业生产克服了重重困难,出现了稳步发展的好势头。在工业企业资金严重短缺、产品销售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加大了工业企业内部改革力度,推行了进档达标承包办法,增强了企业活力;狠抓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广泛开展了“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使工业生产在困境中有了转机,出现了稳定发展的好势头。全年工业总产值实现18919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工业利润完成970万元,比上年增长34.7%。全县30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望奎糖厂通过技术改造,老设备焕发了生机,年产优质白砂糖和绵白糖8000余吨;年产3800吨颗粒粕全部出口外销。望奎制药厂除生产的青霉素、土霉素、氨基卞、麦迪霉素等18种粉针片剂药品外,于当年10月初,土霉素碱主产品一次试车成功,企业全面投产,年创产值1300多万元,创利100多万元,产品销往10个省、240多个市县。望奎纺织厂从西德引进的1万绽纺纱设备,经过聘请国内专家调试,年内也全面投产,生产的大量优质棉纱已投入市场。此外,农机厂生产小拖悬挂式玉米脱粒机添补了省内空白。制酒厂生产的4。果味啤酒在国内属首创。
    城乡贸易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有了新发展。为发挥国合商业主渠道作用,深化了商企内部改革,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和放开搞活市场,使商贸工作空前活跃。全年国合商业国内商品纯销售额实现7812万元,比上年增长23.3%;农副产品采购额完成17954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城乡集市贸易额完成1020万元,比上年增长50%。1991年望奎县各类市场发育较快,17个乡镇分别建立了各有特色的农贸、轻工、牲畜、瓜菜等市场,扩大了城乡产商品交流。工商部门管理的封闭式农贸大厅,品种齐全,物资丰富,文明经营,被评为省级文明市场。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望奎县各项事业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城镇建设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地方道路建设被省评为先进县。全县当年消灭了无电村屯,新通电村屯46个,科教文卫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年推广应用科技项目126项,其中有17项获地区科技进步奖;科技培训人数达13万人次,占总人口的34%;成人教育跨入了全国扫盲先进县行列,普通教育和特种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新建校舍1.36万平方米,被省评为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先进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8‰;全县185个行政村都恢复了卫生所;公费医疗管理工作被省评为先进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等项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受到了地区的奖励。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总案发率下降10.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被省评为先进单位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