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景田:漠河县1991年工作
漠河县1991年工作
漠河县县长 彭景田
1991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实现45187万元(1990年不变价),其中,工业产值实现41120万元,农业产值4067万元。初步遏制了经济滑坡,为彻底扭转经济建设的被动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政治、人心的稳定。
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1991年是“八五”计划的第一年,我县紧紧围绕“兴林治危”的发展战略,抓住机遇,加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县域经济初具雏形。1.林产工业、多种经营有新发展。森工企业积极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这两项产业产值所占比重有较快上升,达到23.5%。2.营林工作迈出新步伐。各类营林作业面积显著增大,育苗基地的建设和生产取得了突出成绩。3.地方企业发展有新起色。地方工业、乡镇企业实现产值1680万元,并在新产品开发上取得成效。采金业再度跨进万两县的行列。边境贸易实现收入17.3万元。地方系列的其它生产企业和旅游业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尽管农田受灾面积占播种面积的40.8%,但通过组织生产自救,农业和畜牧业稳步发展,实现了灾年不减收,农村人均年收入仍达978.4元,比上年略有下降。5.林业区划调整工作进展顺利。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林业企业不断完善了承包经营的内容和检测、考核及奖励办法,增强了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在稳定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注重了“统”的功能,既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又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积累了资金,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增长。制定并试点了我县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和配套办法。
商业、粮食、物资等流通领域,将计划管理与放开经营相结合,多渠道购销,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9086.4万元,比上年增长8.67%。满足了市场需求,稳定了物价,促进了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群众生活的不断改善。
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1.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战略重点地位。教育经费在上年基础上仍保持3%的增长速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2.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得到发展,全县普遍健全了三级卫生工作网络,广泛开展了群众爱国卫生运动。计划免疫工作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验收。计划生育基础建设不断加强,计划生育观念普遍增强,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指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91‰,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91‰。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3.文明城镇建设登上新台阶。4.社会治安状况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