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善庆:1992年省工商银行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992年省工商银行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省工商银行行长 林善庆
1992年,是黑龙江省工商银行业务发展较快和改革步伐较大的一年。经过全行职工的积极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各项指标完成良好。年初全省行长会议提出的各项主要工作目标,到年底已全部实现。据统计,到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354亿元,比年初增加63.6亿元,比年初目标增加13.6亿元。其中,储蓄存款增加32.4亿元,比年初目标增加4000万元;对公存款增加31.2亿元,比年初目标增加12.8亿元,对保证全年信贷计划盘子起到了积极作用。各项贷款余额为499亿元,比年初增加70.3亿元。其中,流动资金贷款增加59.2亿元,基本完成60%投放到大中型企业的目标。信贷不合理、资产存量压缩比重下降了两个百分点。全省各级行坚持两手抓的工作方针,巩固和发展了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传统业务得到巩固,新兴业务进一步发展。各行都积极筹集资金,合理安排调度资金,为支持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各行还从实际出发,搞活现有信贷资产,大力兴办新兴业务。信托业务、房地产信贷业务在开拓中发展,国际业务翻了一番,中介业务得到客户好评,第三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金融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为支持黑龙江省发育市场经济体制,各行都认真贯彻总行行长会议和省行行长会议关于加快全行改革开放步伐的要求,坚持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国内业务与国际业务、银行业务与其他金融业务并举的方针,发挥整体功能作用,转换经营机制,实行目标责任制,为全行向商业银行过渡积极创造条件。各市、地行的自主权逐步扩大,活力进一步增强,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
各项管理工作有所加强。全系统经济案件明显下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和各种规章制度日趋严密,实现了保卫安全年;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得到巩固;职工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1992年,全省工商银行在办好银行各项传统业务的同时,加快了金融改革步伐,大力开拓了新的业务,为繁荣地方经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不足,还有些问题应引起注意。主要有:一是信贷资金占用高、周转慢、效益差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到年末统计,全省工业生产企业“三项资金”占用比年初增加42.2亿元,比这些企业占用全省工商银行贷款增加额还多15.7亿元。这不仅使原有贷款没能搞活,反而新注入的贷款又被不合理资金所占用。二是电子化建设的步伐很慢。到年末,全省工商银行电子化覆盖率仅为25%,比全国工商银行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务操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三是经营管理工作还没形成全行上下齐抓共管的局面。全省还有11个行处发生亏损,程度不同地影响了银行业务的开展和银行的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