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992年省技术监督局配合“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把打击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工作作为中心任务来抓,组织各级技术监督局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先后进行了两次大的“打假”战役,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提高我省产、商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在全省各地查出了一批假冒伪劣商品。在“打假”活动中,各级技术监督部门把普遍检查与专项打击结合起来,把检查流通领域与监督生产领域结合起来,形成全局出击的局面。共监督检查工商企业、个体户14950家,抽查产、商品25540批次,查出假冒劣商品15大类2050种560多万件,价值2200多万元。2.分三次集中销毁了一批假冒伪劣商品。全省各地统一部署,分别在8月10日、9月10日和10月10日对查出的假冒伪劣商品进行了集中销毁,共销毁伪劣低压电器、一次性输液器、食品、烟、酒、化肥、农药、商标、肥皂、鞋等1125种(件)价值975万元。3.查出了一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大案要案,捣毁了一批黑窝点。在“打假”活动中,全省各级技术监督部门把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大案要案和捣毁黑窝点作为重点目标,组织力量,反复扫荡。全省共立案查处1350起,罚没款650万元,查处万元以上的大要案85起,捣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黑窝点145个,其中大多数是流窜到我省的外地不法分子。4.把重点放在重要生产资料,量大面广、涉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产品上,对假冒伪劣商品集中力量,严查狠打。年初对肉灌制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突击监督检查,共检查了117个生产企业的273批次产品,合格的有111批次,合格率为40.66%。通过新闻媒介公开曝光连续跟踪报道,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哈市政府做出决定,对肉灌制品实行定点生产、定点销售,取缔了一些黑加工点和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并给予了经济处罚,清理整顿了肉灌制品市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刘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