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成:我省畜牧业又上新台阶
我省畜牧业又上新台阶
省畜牧局局长 赵云成
1992年,各级畜牧部门进一步解决思想,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商品畜牧业为重点,深化牧业体制改革,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科技兴牧和贸工牧一体化建设,使我省畜牧业生产出现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局面。据统计,到年末,大牲畜存栏405。97万头,比上年增长7.4%,其中奶牛存栏69.65万头,增长12.76%,黄牛存栏223.17万头,增长9.98%,山绵羊存栏308.6万只,增长1.3%,生猪存栏 763.19万头增长5.26%,家禽存栏1.03亿只,增长9.69%。出栏牛57.7万头,增长26.8%,出栏猪614.86万头,增长10.98%,出栏羊113.73万只,增长13.68%,出栏禽9246.21万只,增长20.12%;肉类总产量78.31万吨,增长14.9%,鲜奶产量138.04万吨,增长13.89%,鲜蛋产量45.91万吨,增长16.52%,羊毛产量1.2万吨,增长11.32%。
在实施科技兴牧活动中,有关部门本着突出重点,集中抓好1~2个项目的指导思想,全省以提高奶牛群体单产综合技术和肉牛集中育肥综合技术推广为重点,巩固和完善了猪直线育肥综合技术和鸡高产综合技术,进一步推广羊的毛肉增产综合技术。全省还对种畜、种禽场及孵化厂进行了验收,合格发证;全省改良建设草场185.4万亩,种植青贮玉米40万亩,氨化秸杆7.5亿公斤;举办各类培训班1915期,培训专业人员6500人,培训专业户14.6万人次;畜禽防疫注射密度达到95%以上。
在完善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上,我们从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功能出发,对畜牧业内部体制进行改革,全省已有64个市县建起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1043个乡镇建起了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6010个村建起了畜牧兽医服务室。各级服务组织围绕畜牧业生产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积极兴办实体,全省各乡镇综合站共办实体5000多个,其中,各类畜牧场1323个,饲料加工厂414个,饲料供应店494个,肉类、活畜及其它畜产品经销点1409个。通过兴办实体,活化了职能,增加了收入,全省综合站纯盈利2000多万元。为了使综合站更好地开展服务,我们针对资金紧缺的困难,多次和农行商量,争取到500万元贷款,由我局支付利息,下拨乡镇综合站使用。
6月份在肇东市召开了全省畜牧工作现场会议,重点研究如何发育,开开拓畜产品市场,走贸工牧一体化的路子,经过一年的努力,收到初步效果。全省已建起贸工牧一体化生产线150多条,各地又新办起一批牲畜交易市场和畜产品批发市场,出现了大养、大杀、大卖、促进大发展的兴旺景象。望奎通过推广直线育肥技术,发展适度规模养猪,使瘦肉型猪发展很快。为了解决产销矛盾,望奎县将食品公司划归畜牧部门领导,实行产销一体化管理,又组建了瘦肉型商品猪批发市场。通过以上措施,现在瘦肉型猪已打开市场销路,瘦肉型猪供不应求。通过发育市场、搞活流通,也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目前,全省有各类适度规模的专业户19万户。乡村和企事业单位发展养殖业的热潮也初步形成,全省机关企事业和乡(镇)村办各类畜禽饲养场3772个,比上年增长177.8%,其中乡村办场2369个,增长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