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丕文:抓住机遇,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森工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步伐
抓住机遇,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森工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步伐
省森林工业总局局长 孙丕文
1992年是省森林工业治危兴林的第三年,是全系统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很大进展的一年。一年来,经过艰苦努力,治危兴林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森工企业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化。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和省下达的生产建设任务。工业总产值完成421876万元;木材生产完成763.2万立方米,占年计划 99.4%;更新造林完成202.1万亩,占年计划的101.1%,其中速生丰产林50.8万亩,占年计划108.1%;由于限产压库,锯材生产完成86万立方米,占年计划的53.7%,人造板完成26.1万立方米,占年计划的78.9%,家具完成33万套(件),纸和纸系列产品完成3万吨;生产木片260万层积立米,其中:商品木片162.4万层积立米;多种经营产值完成97039.6万元,占年计划的101%,比上年同期增长11.2%;基建投资完成总规模48923万元,其中经营性投资完成25421万元,占计划的99.4%。在过去的一年里,突出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开展扭亏增盈突击年活动。1992年为全省森工系统扭亏增盈突击年,全林区上下开展了扭亏增盈活动。一是强化对扭亏增盈总体战的宣传,统一干部和职工的思想,增强广大职工群众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将总体目标层层进行分解落实。从总局做起,横向落实到各局处,纵向落实到各林管局、林业局(厂)、林场(车间)和班组、个人。三是建立目标检查体系。总局抓林管局及重点企业,林管局抓林业局(厂),各局(厂)抓基层单位,对确定的指标逐月开展检查。四是逐级组 派扭亏增盈工作组。总局、林管局和企业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抽调得力干部,组成扭亏增盈扶贫工作组。五是加强企业管理,严格控制管理费支出,降低成本,减支增收。全系统木材生产成本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了 3.3%,企业管理费可变部分比上年同期减少9.09%,车间经费比上年同期降低4.04%。六是狠抓清欠促销工作。我们制订并采取了清理三角债、限产压库、防止新欠的配套措施,不断加大清欠力度,全年清理回收货款7.4亿元。通过开展扭亏增盈突击年活动,在消化各种增支减利因素达3.3亿元的情况下,完成了年初确定的扭亏增盈任务。全年实现销售利润54823万元,产值利润率为12.9%,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减亏6639万元,完成了年初预算亏损1.6亿元的指标。
第二,狠抓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努力实施“四脚落地”战略构想。各级领导对营林工作更加重视,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采取国营、集体、个体多种形式造林,增加造林面积,森林资源出现了长大于消的好势头。同时,加强了“三防”体系建设,全系统发生森林火灾、火警,比上年同期减少23.1%,过火面积22.1公顷,比上年下降95.5%,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比上年下降6%,防治率提高到85%以上。在木材生产方面,为了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坚持实行大面积低强度经营择伐,做到了皆伐面积控制在30%以下;林区“三剩”利用率由12%提高到40%,林产工业产值上升到5.5亿元。全省林区还以熟化速生丰产林用地为主攻方向,大力开垦改造水湿地,去年熟化丰产林用地25.4万亩,生产黄金244.42公斤,石材49.6万立方米。目前,多种经营产品500多种,产品商品率达到80%。产值超千万元的林业局有30个,超百万元的林场(所)100个,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33%。
第三,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深化森工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全局普遍推行以场自立,以户自立战略。目前全系统已有30%的林场(所)实现了以场自立。同时实行“三三”、“五五”工作制和组织职工发展家庭经济,有25%的职工达到以户自立。为把森工国营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实现“四自”,在进一步完善“六包三挂钩”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同时,从发展大生产、大流通出发,积极进行市场建设,成立了森工经销总公司,形成了市场网络。围绕市场取向,还注意抓了劳动用工、工资分配、福利保险等三项制度的配套改革。
第四,发挥地缘优势,以南联促北开,发展外向型经济。一是组织力量北上。1992年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各国签订贸易合同总额5056万瑞士法郎,比上年增长了8.8%,过货额2747万瑞士法郎,比上年增长4.13倍。森工企业已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等地建立起木材加工厂、中医诊所、经贸中心等实体,输出劳务855人。二是抓北开促南联。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建立了166个经营或办事机构,积极吸引外省、外系统的资金、物资与技术,实行经济互补、互利互惠。去年完成了与福建、吉林、湖南、四川、浙江、黑龙江6省林业改革实验区联合在绥芬河和黑河建立对外经营实体—华凯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三是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全省森工系统,全年同3个国家建立了5个合作项目,引进资金折合人民币4.1亿元;在境外建立了16个独资或合资企业。全省森工系统出口创汇3400万美元,其中木材出口21205立方米,创汇1100万美元。
第五,狠抓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在森工产业中的含量,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全年推广250个项目,创效益9000万元。推广营林先进技术90多项,生产机具20多台(套),实现造林向依靠科技进步的转变。全年开发新产品38项,有4户创省级科技进步先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