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莲花电站水库淹没区三处古遗址开始发掘

在我省“八五”重点工程项目—莲花电站的施工中,近年来,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电站水库淹没区,即海林县境内的牡丹江下游地区做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工作,发现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代遗址和大量的实物标本。1992年8~10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和海林县文物管理所的协助下,对莲花水库淹没区的木兰集、迎门石、东兴三处遗址进行了发掘。
    木兰集遗址位于海林县三道河乡木兰集村北,牡丹江右岸的台地上。东北距莲花电站的2公里。发现房址2座,灰坑35个,遗迹现象颇为复杂。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其次为石器、骨器、铁器等。还发现大量的炭化谷物。这说明农业已在当时女真人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遗址还发现一定数量的陶网坠、骨制网钩等以及大量的马、牛、羊、鹿等哺乳动物骨骼,反映出渔猎经济在当时社会生活中亦占有相当比重。经研究认为,木兰集遗址是一处金代女真人居住活动址。迎门石建筑址位于迎门的石村江北屯东北3华里处、牡丹江左岸的二级台地上。因该地过去有土墙,故群众称之为“土城子”。发现的建筑址即位于“土城”之内的高土台上。出土遗物有布纹板瓦、几何纹板瓦、人面纹瓦当及较多的建筑饰件。其中人面纹瓦当、几何纹板瓦在我省其它古建筑遗存中颇为少见。经初步研究鉴定,这是一处金代的宗教性建筑。迎门石建筑址的发掘,在金代历史考古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东兴遗址位于海林县三道河乡东兴村西的200米处,牡丹江右岸的台地上。共发现半地穴房址1座,灰坑20个。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少量石器。陶器制法皆为手制,多是自下而上泥圈套接成型。陶器皆为素面。发现的器型有:下腹内收成小平底的罐,多孔或单孔的甄、豆等、陶器的显著特征是:小平底、粗大的圆柱形耳。东兴遗址是一处早期铁器时代文化遗存。该遗址的发掘,对揭示牡丹江流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面貌,探讨与毗邻地区同时期文化的关系有一定的价值。(赵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