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吴宪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推动经济发展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推动经济发展
     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任 吴宪国
    1992年黑龙江省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各级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态势。今年以来,省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委员会及时召开了全体委员会议,按照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精神,部署了我省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接着召开了以把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落实到基层为目的的“讲比建”(讲精神文明、比科技致富、建社会主义文明村)绥化市现场会,全面推广了绥化和各地的经验,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解决农村工作头绪多任务重的问题;各地各部门都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线,深入开展了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强了职业道德建设,及时树立和表彰了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模范人物;继续开展了文明单位、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系统建设;军警民共建共育工作不断深入,在1992年颁布实施了《黑龙江省军警民共建共育工作暂行规定》,使共建共育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成效越来越显著,为我省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龙江经济登上新台阶创造了良好社会环境。大量的事实证明,凡是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好的单位,都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农村普遍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和奔小康大讨论,极大地振奋和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与此同时普遍开展的科技培训,使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城市,许多工矿企业由于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狠抓了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由过去的亏损企业变成了盈利大户,如西林钢铁厂、省供销社日用工业品公司等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证明,凡是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好的单位,那里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就得到迅速提高,风气正,干劲足,效率高,集体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强,各项任务都完成得好。所以许多单位的领导都感到,以创建各级各类文明单位为载体,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职工为了集体的荣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集体的凝聚力更强了,因此促进了社会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