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万金:改革、开放、发展的一年
改革、开放、发展的一年
宾县县长 辛万金
1992年,宾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扭亏增盈为核心,以开发改造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牵引,经过全县上下的奋力拼搏,推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前进步伐。
全县完成社会总产值125465万元,比上年增长6.3%;国民生产总值完成67161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国民收入完成62265万元,比上年增长9.1%;工农业总产值完成83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9%;县级财政收入3460万元,比上年增长5%。
城乡经济稳步发展。工业总产值完成2.2亿元,比上年增长6.6%。开发了加锌乳粉、木制餐具、汽车异型管等12项新产品,创产值3000万元,创利税326万元。白糖、颗粒粕、毛巾、白酒等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大力发展效益型农业,农业总产值实现5.9亿元,比上年增长1.5%;农村人均纯收入808.8元,比上年增长19%;粮豆薯总产4.94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1.9%。黄牛发展到13万头,地产果发展到2760公顷,继续保持全省领先位置。全口径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6.2亿元,比上年增长35%。城乡市场繁荣兴旺,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完成3.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个体经济和第三产业呈现较强的发展势头。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紧紧围绕转换经营机制这个中心,企业改革引向深入。在年初3户企业开展“三项制度”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了一厂多制、剥离式经营、国有私营、国有民营的改革路子,使一些濒临倒闭的企业出现了转机。国合商业全面推行“四放开”改革,活化了企业经营。县政府先后出台3个招商引资、鼓励发展经济技术合作的规定,推动了全县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三资”企业发展到3户,引进外资192.2万元。全县在绥芬河、黑河、北京、大连、东莞等地建立驻外办事处和边贸公司,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向俄罗斯、韩国、日本输出劳务1500人,年收入400多万元。二龙山、宾西两个开发区建设正在启动,已经吸引一些外商和投资者前来洽谈合作项目。
基础设施建设再上台阶。城镇建设投资685.2万元,完成了哈同公路宾州过境段等4条道路和自来水二期工程。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迅速,长途直拨电话进入全国直拨网,无线传唤已经开通,6000门程控电话正在施工。电力建设完成2处变电所改造工程,供电能力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设施建设完成了哈市电台、电视台的微波传输工程,满井等3个乡镇建立了电视转播台。教育集资1558万元,新建、翻建和维修校舍82所,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突破历史水平。
民主和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县政府加强了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围绕全县经济工作,县政府相继出台了18个规范性文件,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治安工作认真贯彻实施了“530”工程,加强社会防范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分子,社会治安秩序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