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革:泰来县经济和社会事业有新发展
泰来县经济和社会事业有新发展
泰来县县长 张 革
泰来县1992年社会总产值完成53764万元,比上年增长4.4%;工农业总产值完成35991万元,增长9.1%;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20003万元,增长4.4%;财政收入完成1904.8万元,增长17.2%;人均国民收入实现754元,增长10%。
工业生产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狠抓企业管理、产品结构调整、活化资金、推进科技进步等工作,实现了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同步增长。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10395万元,比上年增长0.2%。预算内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3867万元,增长8.64%,实现利税总额428.8万元。主要产品产量如机制纸、啤酒、乳粉、水泥等均比上年增加。机制纸已销往马来西亚、伊朗、泰国、巴基斯坦等国。羽绒制品销往日本、俄罗斯、乌克兰、丹麦、加拿大等国。同时新开发了铸钢汽车配件、联牌啤酒、玉米酒精、豆沙、节能变压器等产品。乡镇企业以红砖、乳品、麻纺、建筑、商饮服为龙头,逐步实现了一乡一企、一村一品的新格局。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12400万元,比上年增长27.9%,利税总额569万元,增长30.5%。
农业生产在战胜罕见的低温冷害和长时间伏旱的情况下,夺得了历史上少有的好收成。粮食总产16.7万吨,平均单产150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25596万元,比上年增长13.3%;农业总收入22731万元,增长32.6%;人均收入650.6元,增长38.7%。农村经济发展以“米、稻、牛、渔、瓜、果、菜、企”战略和实施战略重点的“四三”发展目标,建成了3个玉米亩产千斤乡镇,3个水稻总产万吨乡镇,3个奶牛生产2000头乡镇,3个稻田养鱼双千亩乡镇,使全县奶牛存栏达到10251头,黄牛存栏22603头,家禽存栏71万只,稻田养鱼面积15114亩,养鱼水田比上年增加1000亩,水产品产量6500吨。投入化肥3.8万标吨,使用农家肥219万立方米,亩均1.62立方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增强。江河堤防完成了万家围子大堤、青岗大堤水泥护坡工程,防洪达到50年一遇标准。防洪除涝抗旱工程共完成土方653.9万立方米,打井598眼,完成渠系工程1129条,1721.2延长公里,在全省黑龙杯竞赛中获得了“金杯奖”。林业生产获得了全省先进县称号。
财贸工作以搞活流通为重点,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强财税管理,财税收入大幅度增长。组织供应化肥28025标吨,柴油3600吨,投放支农周转金386.6万元,预购粮定金165.3万元,农贷1011.4万元。收购绿豆9500吨,红小豆1000吨,大豆7000吨,玉米2万吨,高粱2万吨,葵花籽5000吨。工商税收完成1480万元,比1991年增长4.2%。保险工作被评为全省保险工作先进县。
全县改革开放步伐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市场发育、发展外向型经济、政府机构、农村改革都有了突破性进展。企业自主权得到落实,走向市场步伐加快;商业经营网点增加,大市场相继兴起,先后兴建了综合商品、轻工、渔类、蔬菜批发等六处大市场;有3个外向型企业投入生产;一些机关开始向经济实体转变;克利亚麻厂、县乡乳品厂的贸工农一体化已经形成规模。
以科技为先导的社会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安排指导性、指令性科技项目25项,创产值5612万元,增产粮食3520万公斤。对教育投入增加,修缮、扩建校舍30750平方米,彻底消除了中小学二部授课制。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高等院校升学人数达到207名,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2%。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32‰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93‰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88.59%。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日趋活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京齐光缆通讯工程完成了县城内管道埋设任务,1994年初可开通程控电话。城镇住宅建设发展较快,新建住宅楼2011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