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昶:调整结构发育市场,全县经济和各项事业取得好成绩
调整结构 发育市场
全县经济和各项事业取得好成绩
克山县县长 王 昶
1992年,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调整结构,发育市场,全县经济和各项事业都取得好成绩。国民生产总值实现55610万元,比上年增长4.6%;国民收入实现53200万元,增长4.5%。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以科教兴农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业内部结构,大力推行土地连片种植,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多灾之年获得全面丰收。农业总产值实现55899万元,增长7.8%。粮豆薯总产量达4.52亿公斤,增长15.5%。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增加,亚麻、甜菜、烤烟的产量分别增长24.7%、27.4%和33. 8%。大力发展农区牧业,年末大牲畜存栏45392头,增长1.2%,其中奶牛存栏6888头。全县造林210‘3公顷,增长5.2%,森林覆被率达21.2%。渔业生产积极扩大水面精养鱼和稻田养鱼技术,水产品产量770吨,增长15%。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拥有机械总动力14.5万千瓦,增长8.2%;大中型拖拉机1347台,增长2%;手扶拖拉机5027台,增长11.6%。乡镇企业实现产值18800万元,收入16510万元,利润1400万元,税金502万元,分别增长28.1%、26.7%、24.6%和24.6%。
工业生产稳中有进。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22303万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2693万元,完成销售收入10179万元,实现利税566万元,分别增长8.4%、20.5%、32%。推广了以节能、提质、降耗为重点的新技术、新工艺5项,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新产品12种,实施了6项技术改造项目。扶持了亚麻纺纱、米醋等10种产品生产,淘汰滞销产品12种,限制产品22种。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稳步发展。全县有各种运输汽车1426辆,比上年增长10.4%。交通货运周转量完成80784千吨公里,客运周转量完成53783千吨公里,装卸量完成1103千吨。连续3年成为全省公路建设先进县。邮电事业完成了22项通信质量指标,微波直拨电话并入了全国自动网,业务总量完成270万元,增长11.7%。
城乡市场繁荣活跃,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实现38560万元,增长4.6%。全县集贸市场达23处,成交额7706万元,增长59.8%。县农贸中心市场被评为国家级文明市场。个体私营经济有较大的发展,个体工商业户达3803户,比历史上最高年份的1988年还多11户。我们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先后在大连、深圳、绥芬河等沿边开放城市建立了11个办事机构和实体公司,亚麻纱、柳编等名优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贸出口供货额达5681万元,比上年增长4.2%。县本级财政收入完成356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1.81%,比上年增长6.4%。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修筑混凝土路面620延长米,渣油路1638延长米。全县建筑竣工面积37387平方米,造价1980万元,交验合格率为100%。全县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5万元,修路1564公里,砖石排水沟24891延长米。开展了爱国卫生月活动,栽植树木28940株,绿化了环境。
科学、教育等事业有很大进步。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全县共取得科技成果18项,比1991年增加6项。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有517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实现历史性突破。连续九年被评为省、市改善办学条件先进县。卫生事业稳步发展,有各种卫生机构49个、病床725张、专业技术人员1061人,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1.18%以上。计划生育率达到89.7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63‰以内。群众性体育活动健康发展,文化、广播、电视等事业都有进一步发展。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人均国民收入1188元,农村人均收入762元,分别增长4.5%和24.9%。居民生活费支出659元,增长3.3%。城乡人均居住面积10.6平方米,增长15.6%。新安装自来水5018户。城镇储蓄存款余额为22712万元,比年初纯增4186万元。保险事业发展迅速,收取保险费比上年增长41.7%,承担社会风险13.8亿元,跨入全国保险先进县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