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树林: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促进经济尽快登上新台阶
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促进经济尽快登上新台阶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县长 常树林
1992年,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科技进步,采取有效措施,集中解决经济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2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国民收入预计实现24000万元,增长13.3%;工农业总产值完成44923万元,增长4%。
农业生产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重点,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依靠科技,振兴农业为指导思想,积极推进粮牧企、贸工农、农科教、城乡四个一体化进程,稳定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增加科技、物资和资金投入,强化企业基础地位,努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全县粮食单产达到115公斤,总产量达到8.4万吨,实现自给有余。大牲畜存栏99300头(匹),其中奶牛存栏30000头,分别比上年增长4.5%和15.9%;大牲畜出栏22000头(匹),增长15%;鲜奶产量达50000吨,增长15.5%;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11239万元,增长28.5%;水产品产量实现连续6年超万吨。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29600万元,增长5.7%。
工业生产以转换机制、提高效益为重点,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完善企业管理,调整产品结构,强化政策落实,努力遏制工业生产下滑趋势。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5357万元,比上年增长1.2%。重点考核的12种产品中,有8种比上年增长,其中乳制品、人造水晶、钢材、钢锭产量分别增长10.2%、34.5%、130%、3.3%。
财贸工作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强化管理,出现了市场活跃,购销增长,亏损下降,财税增收的好形势。全县国合商业完成商品总销售11386万元,比上年增长29.56%,亏损额比上年下降15.4%,县本级财政收入完成1763万元,增长5.26%。
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长期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未能完全得到解决,主要表现整个社会再生产仍然在低速度、低效益中运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够稳定,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例仍然很低,高产优质高效作物发展缓慢,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还不断加大,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改善。工业企业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不够合理,技术改造步伐不快,整体效益下降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财贸企业历史包袱沉重,市场竞争乏力,扭亏难度加大,财政紧张的程度加深,这些问题和困难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