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云武:尚志市1992年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尚志市1992年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尚志市市长 申云武
1992年,尚志市实施“综合开发山区资源,大力发展带头产业,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加速建设工业富市”经济发展战略,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均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经济建设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好势头。1992年,全市社会总产值实现169860万元,比上年增长14.8%;国民生产总值实现88121万元,增长9.9%;国民收入实现78104万元,增长9.6%;农业总产值实现40299万元,增长4.4%;工业总产值实现61549万元,增长18.6%,其中国营预算内工业实现总产值18083万元,实现税金2717万元,实现利润1199万元,分别增长15.9%、54.5%和245.5%;乡镇企业实现产值67225万元,实现税金1390万元,实现利润3377万元,分别增长25.3%、3%和8.9%;粮豆薯总产量实现20289.5万公斤;国合商业销售额实现19682.5万元,工商税收实现5584.2万元,分别增长1.4%、12.5%和11%;财政收入实现5995万元,增长9.1%,在完成上解2299.2万元任务后,实现了收支平衡。
二、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健康发展。在教育事业上,我们增加了对教育的投入,投资额达到173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了24%,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1992年,全市规范化学校达到110所,比上年增加了30所;高考录取总数在全区再夺第一名,实现“四连冠”;小学“四率”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初、高中毕业生合格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卫生事业上,通过开展初级卫生保健达标等活动,医疗秩序和医德医风有了进一步的好转。计划生育工作措施得力,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各项计划指标。人口出生率达到10.84‰,计划生育率达到94.19%,多胎率达到0.35%,三项指标分别比上年下降了1.13‰,提高了4.13%,降低了1.22%。文化工作坚持“一手抓扫黄,一手抓繁荣”的方针,使文化市场进一步得到净化,全市专业文化和群众文化健康发展,跨入了全国的先进行列。体育工作在不断巩固“全国体育先进县”这一成果的同时,继续向“体育标兵县”这一高层次、大目标迈进。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新增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2600门,进而使全市装机容量达到5600门,较大地提高了自身通讯能力。此外,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房、水、煤、电、气等各项福利事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城乡人民生活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1992年,全市职工人均工资1774元,比上年增长18.3%;农民人均收入858元,增长18.4%;产生农村小康户5880个,小康村3个;城乡储蓄余额达到59244万元,增长了32.7%。
三、城乡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我们通过推进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的配套改革和实行“四放开”经营,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在国合商业和物资零售企业中,有占企业总数96.6%的55家企业实行了“四放开”经营,有109户企业、12826人参加了养老统筹,累计收缴退休统筹金3318.9万元,农村改革试验稳步启动。目前、药材、乳品、矿业、土特产四个贸工农一体化正稳步向紧密型发展,蜜蜂乡的柳编,鱼池乡开道村的葵花籽等30多个乡村“小龙”已基本发育成型;促进流通服务功能的新建扩建的集贸大厦和农贸、轻工、综合及专业批发市场正朝着不断完备目标迈进。
四、引联开放不断扩大,外向型经济初具规模。1992年,全市共引进成功项目8个,意向协议9个;引进资金2413万元;引进各类人才28人;引进设备6台(套);引进新产品5种;劳务输出780人次;到国内各地办企业5家;到国外办企业1家;新建驻外机构由原来的4个发展到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