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地区“科教兴工”实现三个突破
1992年绥化地区在科技开发上,坚持面向市场,瞄准高精尖技术,大胆引进,大胆深入,全年落实科技开发项目近百项,开发新产品161种,其中填补国内空白产品17种,填补省内空白产品44种,实现产值27114万元,利税5124万元,产品水平和经济效益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在实施“产学研工程”上,敢于攀高结贵,借水行舟,多形式多渠道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行广泛技术协作,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和质量攻关。全区已有468户企业与省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658人,联成大小项目412项,建成科研生产联合体13个,仅92黑龙江全国科技成果展交会,全区企业就与58所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签订了107项技术转让和技术合作合同,当年落实科技投资3071万元,比1991年增长2倍多。在新技术推广上,结合全区的实际,重点推广了蒸汽闭路循环技术、V—MOS场效应管逆变式弧焊机等20项节能节材新技术、新产品,仅蒸汽闭路循环一项,全年就节约原煤25160吨,节电266万度,节水42.5万吨,增加直接经济效益600多万元。(杨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