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王国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
     绥化市市长 王国学
    1992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和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精神,紧紧抓住历史赋予的机遇,解放思想,真换脑筋,深层次推进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深入实施科教建市的发展战略,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取得了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协调发展的好成果。
    一、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奋力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一年来,我们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扩大开放为契机,奋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加强。全市社会总产值实现22.3亿元,国民生产总值实现142.89亿元,国民收入实现1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11.62%和13.34%;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4.67亿元,财政收入实现1.356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26%和12.2%。
    农村改革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市、乡、村、户对接紧密,任务、责任、对象、奖惩四明确的18个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生产通过调整结构、依靠科技、增加投入,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农村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农业总产值实现7.5382亿元,比上年增长9.3%。粮豆总产6.7亿公斤,单产312公斤,分别增长4.9%和2.8%。乡镇企业实现产值5.2亿元,增长26%,庭院经济产值0.6亿元,增长20%。农业基础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效益型农业外向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工业企业改革从完善承包制入手,普遍推行了进档达标承包经营责任制,市属工业企业70%实行了“五自主”,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工业生产取得了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的好成绩。市属工业总产值实现4.2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035万元,增长38.6%;预算内工业企业盈利额完成451.4万元,增长56.1%,盈亏相抵后比上年增长5倍多。市属全口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标居全区前列。
    流通企业在全面推行进档达标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同时,国合商业全部实行了“四放开”,城乡市场出现了繁荣活跃的景象。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7.4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国合商业商品零售额实现4.5314亿元,增长19.14%,在全地区同行业居榜首。全市工商各税完成1.3405亿元,增长7.3%。财政收入连续三年超亿元,1992年再次位居全省县级之首。
    在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的同时,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我们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经济新生长点,辟建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制订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开放城市增设了办事机构,创办了经贸实体,取得了对独联体等10多个国家的委托出口代理权,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深入实施“科教建市”发展战略,依靠科技推动经济。1992年,是我市“科教建市,兴绥富民”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求实问效的重要一年,我们力求使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走向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科技兴农工作,把重点放在创建省级科技兴农示范市活动上,经省科委组织的专家组检查验收,各项指标均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创地级科技进步先进乡镇由上年的8个增加到10个。科技兴企工作,集中力量在高起点上改造了工业的强项,使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扩大规模,形成能力,全年总投资3159.4万元,改造项目20个,开发新产品22种,新增利税550万元,新增产值5047万元。科技进步先进企业由原来的11户增加到12户,还有4户企业与5所大专院校创办了科研所。在振兴教育上,我们努力做到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农科教统筹结合机制已开始形成。培训农民人数达12万人次,职工培训人数达3.61万人次;科技进步因素在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中的比重已达42%以上,被国家科委确定为科技兴市重点联系市。
    三、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我们本着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大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卫生工作得到不断加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总体达标,并已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终未审评,提前8年实现了“2000年人人健康”的奋斗目标。爱国卫生工作不断深入,卫生城建设在全省县级市中第一个跨入了全国卫生城的先进行列。计划生育工作已经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计划生育率达到9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下。体育工作通过全国体育先进县复查验收,成为全国表扬的10个市县之一。城市建设又为市民办了30件实事。新修主干道水泥路10条,新建房屋面积30万平方米。通讯手段得到加强,万门程控电话已经开通。民主与法制建设到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全市各种刑事案件发案率比上年降8%,破案率提高7.1%,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同时,加速了经济案件的审理,全市共审理经济案件538起,挽回经济损失354.7万元,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