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衡:依据自身优势发展郊区型农业
依据自身优势发展郊区型农业
安达市市长 王 衡
安达市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的松嫩平原腹地,处在哈(哈尔滨)大(大庆)齐(齐齐哈尔)经济带上,尤其与石油名城大庆市毗邻,两市有上百公里长的共同边界线,并有滨洲铁路和三条公路相通。全市拥有草原272.4万亩,草质优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畜牧业闻名遐迩,目前奶牛存栏5.89万头,居全国县级单位之首;有水面24万亩,苇塘9万亩,年产芦苇1万吨。以石油化工和建筑材料为主的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较快,规模较大,1992年未达到7004家,实现总产值47950万元,比上年增长35%。在近年来的农业发展实践中,我市充分发挥地缘、资源和乡村工业优势,确定了一条以服务中心城市(大庆)为宗旨,以吃配和吸纳中心城市的经济、技术辐射为途径,与中心城市在产业和市场上相互衔接、相辅相成的郊区型经济模式,从而加速了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建设进程。1992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5.5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全市农村人均收入达到860元,增长14.2%,其中超于元的乡镇3个,村36个,我市在郊区型农业的建设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努力搞好城乡市场的对接。即在城市和农村这两个市场间架起桥梁,实现互通互补。一是利用城市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中心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基础雄厚,是个生产和消费的大市场,自1988年以来,我们通过在中心城市辟建批发、零售市场,增设销售网点,强化售后服务等,使农产品在大庆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覆盖面不断扩大,需求量日益增加。到1992年末,我市共在大庆辟建各类专业市场和销售网点170处;仅1992年就销往大庆蔬菜2亿公斤,粮油1000多吨,肉、蛋、奶等畜产品6000多吨,水泥1万吨,红砖5亿块。较好地满足了大庆市场对各类农产品的需求,同时也避免了农产品积压,提高了经济效益。二是依托中心城市繁荣农村市场。几年来,我市通过与大庆生产厂家和有关批发市场沟通,较好地满足了农村对汽油、柴油、化肥、农膜、种子和小型农机具的需求。同时,全市现已建成并完善农业生产资料商店5处,种子公司1家,奶牛、蔬菜等各类专业市场8处,农村大集16处。这些市场在发挥联接城乡、活跃购销、交流信息、招商引资作用的同时,为增强郊区功能提供了载体。
2.理顺与城市的关系,为城市提供有效的服务。近年来,我市在致力于郊区型农业发展上,坚持从理顺与中心城市大庆的关系入手,多层次、多渠道开展交流和对接,及时通报情况,沟通联系,对油田建设在交通、运输和治安等方面提供全力支持,创造方便条件。同时,针对郊区型农业的发展需要,我们狠抓农业结构调整,通过服务大庆建设“两高一优”农业。一是加快以建材为主的乡镇企业步伐,以满足城市建设需要。1992年,全市红砖总产6.2亿块,销往大庆的占80%,在大庆承揽的工程实现建安产值2300万元,利税230万元,创特级优质工程一项,优质金杯工程两项。二是通过发展蔬菜生产和以养牛经济为主的畜牧业,扩大对城市的蔬菜和副食品供应。1992年,我市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同时,增加了蔬菜种植面积,总产蔬菜4亿公斤,销往大庆50%以上;肉牛出栏近万头,大部分牛肉和肉制品供应大庆市场,猪、羊、禽、水产品的供应量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3.积极吸纳城市的经济技术辐射,依靠城市求发展。一是靠资源。我市借助毗邻大庆的优势,依托其丰富的石油化工原料,一方面组建化工企业群体,生产柴、汽油和沥青等产品,目前乡镇企业中石化企业达50家,1992年创产值5100万元,利税750万元。另一方面组建小冶金企业群体,以大庆废钢铁为原料,兴办钢铁冶炼改制项目,全市小冶金企业达9家,每年吃掉大庆废钢铁上万吨,一家镇街砖厂新上的溶钢项目投产3个月即创效益24万元。二是靠资金。我市把解决乡镇企业发展资金的着眼点放在依托城市上,各乡镇企业积极与大庆相关单位挂靠,寻找强有力的外援。1992年,全市乡镇企业通过联营联合,共引进资金2000多万元,兴办合资合作企业30家。三是靠人才。我市把引进科技人才作为发展乡镇企业的重要措施来抓,近两年在以大庆为主的大中城市和科研院所共引进各类人才100多人,并带入项目20多项。科技的引进和应用,有力地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从而使郊区型农业不断向高水平、高标准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