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全省工会工作

全省工会工作
    省总工会主席 倪志荣
    1993年,全省各级工会组织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贯彻省总工会六届六次全委会议精神,动员和组织全省职工在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使我省工会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绩。
    (一)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比较好地维护了职工、企业和工会的合法权益。首先是基层民主管理工作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过程中稳住了阵脚。国有大中型企业充分发挥职代会的职能作用,切实保障了职工在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企业的民主管理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方向迈进了一步;集体企业的民主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省总工会与省委组织部、省体改委、省经委联合制发了《城镇集体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之后,使集体企业职代会行使权力有章可循,因而在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中较好地维护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其次是上层民主参与工作得到了加强。全省多数市、县、区工会建立了与同级政府的联席或联系会议制度,工会和职工代表在各级人大、政协中的比例有较大增加,涉及职工利益的全局性改革工作都有工会代表参与。在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以及社会保障、住房、医疗等项制度改革中,各级工会组织做到了参得进、议得准。在全省落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条例的过程中,各级工会紧紧围绕落实企业14项权力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提出了不少有份量、有价值的建议,有的被政府采纳,对企业14项权力尽快到位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各级工会还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立法工作,省总工会对《劳动法》、《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作规则》等五个法律法规的制定,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参与了起草和修改工作。
    (二)为党政做了大量排忧解难作,保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由于我省经济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等情况,一些职工遇到了生活困难。全省各级工会主动为党和政府分忧,为职工解难,组织职工开展了生产自救活动。特别是林业和农垦工会开展的发展职工家庭经济活动,创出许多新经验、好做法,使多数职工摆脱了贫困,为稳定农林职工队伍做出了重大贡献。工会的各项扶贫工作继续深入开展,特别是在帮扶困难企业方面,各地工会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职工的互助互济工作走出了新路子,大庆、牡丹江等市的职工互助补充保险已经开始起步,势头很好。群众性的送温暖活动继续广泛深入开展。为了帮助生活困难的工友渡过暂时困难,省总工会于1993年11月24日到年底,在全省职工中开展了“为生活困难工友送温暖募捐活动”,共捐款近300万元,于春节前全部送到困难职工家中,充分体现了全省工人阶级团结友爱、互助互济的精神,对职工队伍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工会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在深化改革中有了新发展。由省总工会牵头,会同省大项目办、省计委、省建委在全省10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和施工单位中,开展了以质量、投资、工期、安全为主要内容的优质工程竞赛,评选出哈尔滨铁路枢纽工程等8个工程合格率均为100%的优质工程,以省政府名义对7个建设单位和20个施工单位进行了表彰。工会组织的行业和企业内部劳动竞赛,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充分体现了针对性、实效性和激励性的统一,促进了企业的扭亏增盈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各级工会围绕广开生产门路、开发新产品、开发市场、提质降耗和企业技术改造、经营管理等企业经营中的难点,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活动。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全省职工共提合理化建议100多万条,其中被采纳的有39万余条,实施了23万余条,约创效益7.7亿元。全省评选出了100项职工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对166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现在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群众性的技术协作、技术推广、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练兵活动,开展的更加贴近实际,更加扎实和活跃。
    (四)在全省职工中广泛开展了改革开放系列教育活动。为了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职工头脑,澄清职工思想中的模糊认识,增强广大职工改革开放意识,换好脑筋,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实现省委提出的龙江经济上新台阶的目标,省总工会确定在职工中开展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翩是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四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并以省总工会[1993]1号文件形式进行了总体部署。全省各级工会采取“学、讲、演、展、赛”等各种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形式,把改革开放系列教育活动落到了实处,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全省职工受教育面达到65%以上。通过开展教育活动,使广大职工精神得到振奋,思想更加解放,改革意识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我省改革和经济发展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群众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