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全省共青团工作综述

1993年,全省各级团组织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省委确定的重点工作和共青团十三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大胆探索,努力工作,在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团组织的重要作用。
    (一)团的工作继续向整体上水平的目标迈进。在新旧体制更叠转换、形势发展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各级团组织坚持不懈地实施整体上水平的发展战略,使团的工作呈现出整体推进的良好势头。各市地团组织以县区为单位,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缩小点与面、先进与后进之间的差距;基层团组织围绕新时期本地、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更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青年成长服务,基层的活力进一步增强。各条战线团组织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发挥自身优势,创造具有特色的工作和拳头产品,实现了战线工作的均衡发展。一年来,全省团的工作分别获得了第二届中国青年科技成果博览会最佳组织奖、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最佳组织奖、全国大学生第三届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奖、全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竞赛特别组织奖、少先队劳动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组织工作、青农工作、少先队工作的经验在全团有关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二)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探索上有了新突破。根据省委推动经济上新台阶的战略部署,团省委九届二次全委会议做出了《在黑龙江经济上新台阶中充分发挥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的决议》。各级团组织在落实《决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中,坚持抓大事、办实事,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进行积极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展地方产品促销扩销活动,深化了创优成才双达标活动;以建立青年科技市场牵动、促进了青年科技活动与经济建设的对接;围绕县域经济的发展,广泛开展了城乡联谊、乡校联谊活动,拓展了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领域;注重在非国有经济成份中建立团组织,开展团的活动,促进了新的经济生长点的发育。特别是望奎县团组织大力发展完善了创建青年股份合作体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和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农村青年成长和致富的步伐,有效地凝聚了广大团员和青年,为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团的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新路。这一经验得到了省委和团中央的充分肯定,成为我省团组织探索为市场经济服务的新途径。
    (三)团的工作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顺应市场经济开放化、青年工作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各级团组织冲破自我封闭、自我束缚的传统工作模式,加速了团的工作社会化进程。通过促进边境口岸地区青联工作的发展,实施学联主席团成员驻会制度,广泛联系社会有关方面支持少儿事业,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化的青年工作主体。通过强化各级青企协、青乡企协、青科协等学协会的建设,加强对青年社团的指导,充分发挥外围组织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延长了团的工作手臂。通过建立服务青少年的各类机构和设施,开辟新的服务领域,从而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覆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维权保障体系。通过协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青年工作,借助大众宣传媒介创造有利于青年成长和青年工作的社会舆论,扩大与各有关部门的协作,走出了以活动养活动、以协作促活动的工作路子,从而多方面地开发和利用青年工作的社会资源。通过承担政府委托的一部分青少年事务,深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希望工程”,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从而进一步发挥了团的社会功能,扩大了团的社会影响。
    (四)团的实力不断增强。各级团组织抓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发展的机遇,使团的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团办经济实体迅速启动,数量明显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经营领域日益拓宽,经营管理水平逐渐提高,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截止10月份,全省已有各类团办实体653个,还出现了一些以高科技、外向型、精深加工产品为主的实体。各级团校、青年报刊、青年旅游、青少年研究、青少年基金会、青运史等团的事业,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深化改革,完善管理,拓展领域,完善功能,日益壮大,实现了积累式、滚动式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五)对如何做好两种体制转换时期团的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两种经济体制发生转换的历史时期,广大团干部自觉地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积极研究和努力探索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团的工作现状、发展走势、制约工作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并注重用新视角去看待团的工作的社会历史背景,用新思维去分析团的工作面临的课题,用新观念去寻求团的工作思路,用新方法去推动团的工作发展,增强了工作预见性和科学性,促使团的工作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孙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