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省科协工作综述
1993年全省科协以实施“金桥工程”为龙头,深化科协改革,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龙江的科技、经济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一、全面实施“金桥工程”初见成效。全省市、地示范县“金桥工程”项目近千项,向省科协申报重点项目300项,其中140项被确定为省级第一批重点项目,已完成72项,创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
1.全省各级科协和学会发挥“外脑”作用,开展决策建议和科学论证活动。省科协与有关单位以及有关省级学会联合开展了5个跨学科的大型研讨建议活动,提出的建议及论证报告受到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2.实施“金桥工程”与“讲理想、比贡献”竞争活动相结合,促进大中企业科技进步。
3.发动大学、大研究院所、大厂和学会的科技人员为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服务。省科协把海林市确定为实施“金桥工程”示范市(县),重点抓好扶持乡镇企业工作。省科协与有关部门联合组织专家深入到4个县(市)、13家乡镇企业开展科技咨询诊断和科技服务,并对发展我省乡镇企业起到很好的作用。全省科协系统组织了28个学会与企业挂钩,向乡镇企业推荐科技人才159人。
4.依托农村科普组织网络,架起农业先进实用技术通向广大农村的金桥。在牡丹江、齐齐哈尔、大庆及大兴安岭等地区推广大棚温室蕃茄、黄瓜等优良品种10个,种养新技术6项。在全省推广高产大王、技术能手“高优高”技术经验9项。
5.通过科协系统国际民间科技经济交流渠道,架起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的金桥。1993年向日本派遣进修生67人;向美国、俄罗斯、韩国等派科技经济考察团6个,计65人;接待来访的外国交流考察团5个,计40人。在国际交流中突出科技交流与经贸合作的结合。
二、加强有科技群团特色的工作,学术交流、“讲、比”竞赛、科学普及等活动取得了新的进展。
1.在学术交流活动中,一是突破单纯学术观点,更自觉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省科协与有关省级学会联合组织了一系列围绕我省经济上新台阶需要选题的学术研讨建议活动。二是在基础理论研究上,注意发挥我省优势学科或带头学科的作用,在学科前沿上开展活动。有9个省级学会被评为1992年全国300家学会之星。全省有54个省、市级学会受到中国科协表彰。
2.1993年“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在全省510个企业中开展,动员了12万科技人员参加,共提出科技建议3万条,科技攻关项目3590项,创经济效益3.2亿元。
3.我省企业科协最先开展的创建科普车间活动受到了中国科协的重视,中国科协在我省召开了全国科普车间考察观摩现场会,并把大庆和齐齐哈尔两市列为中国科协创建科普车间活动示范试点市。
4.农村科普工作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方针为指导,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市场经济意识为主要任务,以“培训、推广、效益”为主题,推广农业实用技术4020项次,工业新技术3064项次,创经济效益2.1亿元。
三、进一步发挥科协人民团体作用,强化“纽带”工作。
1.请省政协科协组委员列席省科协全委会,把省科协工作情况及时通报给他们,认真组织委员提案,及时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呼声,搞好参政议政。
2.加强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工作。省科协成立了法律顾问室,一年来接待、办理来信来访数十人次,协助法律部门和纪检部门处理了科技人员承包合同纠纷、研究人员知识产权被侵犯等案件。已开始筹建龙科律师事务所。还通过在省人大常委会中参与地方立法和执法检查,维护科教人员和科技社团合法权益。
3.加大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优秀科技工作者力度。省科协先后向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有关节目推荐了7名我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的事迹材料。省科协、哈尔滨市科协分别为《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的专栏提供素材。哈电视台、《哈尔滨日报》都开辟专栏宣传科技动态,多次报道了“金桥工程”的实施情况。
4.为科技工作者多办实事,增强科协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佳木斯市科协建立了联系科技工作者制度。明水县科协通过创办实体增加经济实力,为科技人员进行体检。省科协加强了民办科技实业家协会工作,同时完成了省第三届优秀论文复评工作,共评出优秀论文981篇。
四、第三产业空前发展,增强了科协的活力和实力。
各级科协、学会积极创办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第三产业,使全省科协、学会所属第三产业的数量迅速增加。省科协及直属事企业所办第三产业由年初的15个增加到35个。全省绝大部分市(地)、县科协都有自己的事企业实体,省科协对所属事企业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管理,收到较好的效果。各地科协对所办第三产业也大都实行了经营目标责任制或承包经营的管理方式,发展态势良好。
五、深化科协改革,加强科技群众团体自身建设。
1.各级科协、学会开展了反腐败工作,整顿机关工作作风。工作中减少指令性,加强指导性。省科协在实施“金桥工程”中开始向机关职能与实体化服务相结合的方向迈进。省科协几个有关职能部门分别建立了学会服务中心、科普示范基地和厂矿科协服务中心,强化了服务功能。
2.加强科协组织建设。现有96个登记后的省级学会正式加入了省科协,并新成立了4个省级学会。一些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纷纷建立了科协。全省企业科协已由1992年的759个发展到853个。
1993年全省科协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科协活动密度较大,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还不多;二是对工作的宣传不够,科协工作被社会了解还不广;三是机关内部工作的协调还须加强;四是第三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