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综 述

1993年,黑龙江省劳改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其主要表现是:
    --改革迈出了新步伐。一是坚持和完善一体两制的管理模式。加大了职工与犯人分离、超编人员与岗位分离的力度,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涌现出莲江口支队第十三生产队、第十四生产队、第十五生产队、笔架山支队麦芽厂等一批纯盈利超百万的职工队。二是双承包管理制度不断深化完善。今年有9个劳改单位实现“三无(无逃跑、无凶杀、无特大案件),其中有地市劳改单位5个,占地市劳改单位的45%。以香兰支队五个劳改大队、新肇监狱修配厂为代表的一批有押犯任务的大队、车间,继续保持连年盈利的好势头。三是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革志女监向哈市搬迁。在中心城市创办经济窗口,吸纳一大批劳改农业单位的干警、职工和犯人。四是全面进行机构精简,省劳改局机关处室由28个减到18个,撤并了一些临时机构。劳改农业机关内设机构和人员分别减少45%和53%。五是罪犯的分押、分管、分教工作健康发展,有25个押犯单位的分押纯度达到省级标准,其中有5个单位一步到位达到司法都要求标准。
    --监管秩序稳定,改造质量提高。全年罪犯脱逃率、狱内发案率均控制在部颁标准以下,在连续七年下降的基础上持续稳定。罪犯“三课”教育入学率分别为100%、95.1%和90.6%,及格率达到75%,比上个年度上升5%。顽危犯年内转化率达到60%以上,罪犯年内改好率达到95%。23个单位办成了特殊学校,大庆、玉泉和新肇三个单位被验收批准为省级优秀特殊学校,罪犯开展修旧利废活动节约资金35.3万元,开展技术革新创造价值50多万元。全力推进自养、自种、自加工工作,消化物价上涨因素,保障了罪犯生活基本需求。全年自种蔬菜8030亩,产菜1400万斤,养猪10305头,产肉40万公斤。积极筹措资金解决罪犯生活问题,全年为经济困难单位解决罪犯口粮款及防寒款达300万元。
    --扭亏增盈取得一定成效。在流动资金枯竭、生产资料涨价、经济体制转轨、自然灾害袭击等不利条件下,全局上下同心协力抓扭亏增盈,千方百计遏制经济滑坡。为工业生产解决启动资金1825万元,通过检查督导、加强销售手段、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强化质量管理等措施,实现工业(含建筑和煤炭业)产值15466万元,制止了经济效益继续下滑。农业生产在遭受冻、旱、涝等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仍然取得仅次于1992年的历史上第2个丰收年。粮豆总产量17.7万吨,实现农场总产值202530元。
    --干警、职工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抓好基层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举办两期处级干部“换脑筋”学习班,培训70多人。举办20期培训班,培训干警1725名。开展标准化中队建设工作,经验收合格的中队占总数的33.2%,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好成绩,已有22个劳改单位进入厅局级以上文明单位行列。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增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在稳定干警、职工队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岳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