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我省劳改农业主要由种植业、畜牧业和场办工副业三部分组成。种植业以小麦、大豆、水稻三大作物为主,兼种油菜、甜菜等经济作物;畜牧业主要从事生猪、奶牛、黄牛、羊、禽等业;场办工副业有造纸、乳制品、采石等业,总产值年平均2亿元。一是“两高一优”农业取得可喜成果。1993年农业在遭受冻、旱、涝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粮豆总产17多万吨。畜牧业产值1241万元,造林面积453公顷。二是农业基础建设有所加强,加快了标准化机务队建设和农机设备的更新换代。提高了田间渠系配套管理水系建设,水土流失得到了一定治理。在省里的支持下,笔架山农场纳入了三江平原开发项目,共计投资435万元,使日伪时期留下的一座险库得以综合利用。六三农场大力兴修水利,筑起防洪堤26公里,增强了抗洪排涝能力。“八五”以前的三年里,全省劳改农业系统共完成低产田改造4.5万亩,农田水利工程土方265万方,累计完成投资1085万元。1991年至1993年共新增拖拉机、联合收割机100余台,用于农机设备投资850万元,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抗灾能力明显增强。三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抓住沿边开放的有利契机,大胆闯出“农家院”,加快了对外经济交往和开放步伐。开展对俄边境易货贸易,年贸易额达2765万瑞士法朗;陆续在黑河、绥芬河、同江、大连、上海、北京等地设立办事处,作为贸易窗口,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开展粮油、物资经销活动,把生意做到昆明、杭州、北京、上海、河北等地;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凤凰山农场职工到俄罗斯种蔬菜,试种西瓜获得丰收。四是第三产业日趋活跃,集体、个人、私营经济不断发展。笔架山农场农贸大集已逐步发展成辐射周围城乡的乡贸中心。莲江口农场抽水站利用地域优势,开辟旅游业,1993年接待鹤岗、佳木斯、双鸭山等地游客1.1万人次,创收26万元,获纯利10万元。 (陶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