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收支决算审计
按照审计署的要求和我省1993年审计计划安排,省审计局和市(地)审计机关于1993年对52个市地县(区)1992年地方财政收支决算进行了审计,审计覆盖面为37.7%,到10月末,共查处违纪违规资金和应征未征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国家预算调节基金、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简称“两金一税”)26334万元,其中,应缴17778万元。向地方政府和财税部门提出强化财税管理、理顺财政分配关系、增收节支等方面的建议94条。这次审计突出了以下3点:一是把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有关财税政策情况纳入审计内容;二是强化了对严重违纪问题的执法力度,从严处理,三是及时向省委、省政府反映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通过审计为整顿财税秩序,严肃财经纪律,促进增收节支,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对52个地市县(区)1992年财政决算审计,主要查出以下几个问题:1.超承包返还流转税。1992年,有8个市(县)对22户企业实行了“税利统算”办法,用各种形式返还企业流转税2522万元。据统计,这些资金主要被企业用于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2.中、省级税款漏欠收严重。省审计局审计的9个市地(县)税务部门自报欠缴“两金一税”7205万元,通过延伸核算部分企业和单位,查出税务部门漏征669万元以及税务部门应征未征问题。3.违纪违规问题较普遍。据各地自查和审计发现,财税部门违纪违规资金达12081万元。一些市县因担心财政体制改革影响地方利益,应上缴的收入不及时上缴;应由财政支出的采取冲退收入的手段、冲退国库收入;违反规定批准企业用实现的利润归还承包后新发生的基建、技改贷款;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虚列财政支出;越权违规减免税收;扩大预算外收入规模等。4.财政信用资金管理偏松。一些市县财政信用资金投入长期项目较多,投放与回收脱节,资金呆滞,周转不灵,一是呆滞资金逐年增加,二是财政周转金多达17种,财政资金分散。三是占用费(利息)使用不当,将一部分用于财政业务经费、人员奖励、职工福利等开支。5.部分市县财政赤字决算不实,对上述违纪违规和漏欠“两金一税”问题各地已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