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全省信息业取得新进展

  全省信息业取得新进展
    省经济信息中心主任 董树人
    1993年,是我省信息业取得较快发展的一年,据统计我省现有全民、集体、个体信息企业1365家,从业人员5.88万人。其中信息技术企业527个,从业人员6800人,信息咨询企业838个,从业人员5.2万人。全省大、中、小型计算机120多台套,微机23000多台。其中各级政府拥有微机3100台,企业事业单位拥有大、中、小型计算机100多台套,微机19900台。我省信息业基础设施也有明显改善。全省已建成15个移动信息交换局,无线收发基站70多个,拥有空中信道1380个。特别是邮电基础设施,如长途电话网、移动通讯网、分组交换网和数字数据网的建立和发展,为信息咨询业的最重要的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建设提供了平台和干道,为我省信息咨询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外部环境。一些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集团等较强的技术支持、资金支持为依托、兴办的各类计算机公司,在为我省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配件的同时,还运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开发了一些适于我省省情的计算机软件,为推动我省信息业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全省各厅局信息网络建设发展迅速,其中邮电、铁路、银行、机械、物资、石化、海关、经贸等部门信息网络建设比较完善,基本上建立健全了四级或五级信息网络,网络节点数达1100多个。各行业信息系统在积极承担本行业和部门的统计信息计算机应用等业务的同时,还积极为本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信息支持。一年来,各个行业系统的信息部门在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信息服务中,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咨询服务,有力推动了信息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为我省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993年,省、市、县三级信息中心及信息网络组成了我省经济信息主系统,经济信息主系统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全省14个市地、66个县建立了信息中心,拥有各类技术装备300多台(套),信息队伍716人,高级职称27人,中级职称149人,信息市场400家。信息主系统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丰富的信息资源和雄厚的信息技术队伍,成为我省信息业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
    省经济信息主系统为我省宏观决策、宏观调控和计划工作的信息服务,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已建成全省宏观经济预测、监测网络。月度、季度、年度和二年滚动经济预测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各级信息中心,在为各级政府经济综合部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保证了国外贷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生产调度和技术引进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完成了中国外商投资指南信息库的数据更新工作。OA工程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全省各级信息中心还针对国家省市等一些重大经济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对策研究,取得一批可喜的成果。
    在开展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信息服务方面有新的突破。举办高层次的信息发布会、信息交流交易大会。介入贸易洽谈会是我省信息系统在面向社会、面向企业信息服务方面创出的新路子。1993年,省经济信息系统举办了两次全省信息交流交易大会,成效显著。发布交流的信息真实可靠,实用性强,受到了企业界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全系统人员还积极通过深入实际,调查走访和创办信息刊物等多种形式开展为大型企业搞活、中型企业扭亏和振兴乡镇企业等进行信息咨询服务,并提供了大量信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省信息系统的信息网络建设迈出了一大步。省信息系统1993年完善和充实了各种信息网络,引进了《中国联合信息网》,发展了“全国物资供求网”,“中国专利发布网”等十大信息网络,巩固和加强了全国中心城市经济信息系统协作网,创办了《汽配商情》和《建材装饰材料商情》等专业性网络,并建立了面向农村的深受农民欢迎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