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市场经济开始起步
1993年,全省畜牧工作迈出了新步伐。1.市场交换体系得到强化。针对我省市场发育的现状,各地普遍加强了对城乡集贸市场的开发引导,扩大了畜产品的交易量。全年共新建畜禽交易市场744处,畜禽产品批发市场78处。2.畜产品流通进一步深化。各地在加强市场建设的同时,注意了对生产企业的流通服务,通过鼓励小商小贩,建立流通中介服务组织、交换供求信息等方式,有效地缓解了流通梗阻问题,全年未出现憋猪、憋鸡现象,全省畜产品市场供应充盈,价格平稳,群众满意。3.以利益衔接为核心工贸工牧一体化有了新发展。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商品生产与市场销售之间必须紧密连接,做到以销定产、促产。1993年末,全省已形成222条贸工牧一体化生产线。其中,猪生产线84条,奶牛生产线30条,肉牛生产线28条,鸡生产线37条,鹅生产线43条,带动了全省畜牧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县域经济的腾飞。4.为了实现两高一优的发展目标,按照规模经营、区域发展、科技兴牧、强化服务的指导原则,在进一步搞活微观基础的同时,注意了对畜牧业的宏观管理。 (陈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