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规模经营、区域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1993年为了实现畜牧业生产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发展目标,与市场启动相适应,大力推进规模经营和区域化发展,并初步形成了“把推广组装配套的5项综合技术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小康型养畜户,及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牧场相结合,按照不同的区域,打破行政界限,相对集中,形成优势,主攻1~2个品种,达到1乡1业、1村1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商品生产与产品批发基地的现代格局。到年末,全省已建成养殖业一条街或畜产小区2354个,乡村办牧场3059个,企事业单位办牧场1322个,家庭牧场32775个;使畜牧业逐步摆脱了粗放、分散经营,商品率低的桎梏开始迈向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基地化的振兴之路。
    在区域发展上,初步形成了城郊、玉米主产区的精饲养过腹高效转化型的猪、鸡饲养业;松嫩草场的以牛羊为主的基地畜牧业和广大农区利用农作物秸秆过腹增值型的秸秆养牛业;局部地区还形成了大鹅、野生动物饲养基地;在每个大区域内,还要因地制宜,划分为若干小区域,实行分类指导、全程服务、相对集中,如绥化地区提出了“发展牛经济”的战略举措,以牛开发为龙头,在全区内形成生猪直线育肥,肉牛、奶牛若干小区。这些区域内,畜牧业已经真正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均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牧业由于其比较效益高于种植业且周转快,易进入,从而也被农民看做尽快脱贫奔小康的“高速公路”。 (陈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