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农场在改革中告别贫穷
建于1954年的海林农场,现有人口7200人,职工3100人,耕地10万亩地几乎全是漫岗地、白浆土,除有8万亩林地和6万亩草原外,无任何矿产资源,连盖房子用的石头都没有。1988年以前,这里小麦平均亩产仅123公斤,大豆85公斤,人均欠款列垦区之首。由于发不出工资,许多机械上零件都被职工偷去当废铁卖掉。迫于形势需要,农场不得不将土地、机械分到户,建立起“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经营体制,并在用人、用工制度上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近几年这个场粮豆单产、总产均比1987年增加1倍左右,1993年显然春旱严重,但小麦亩产仍达到250公斤、大豆135公斤,每年仅农业1项就增加收入300万元。6年来,全场固定资产增值1900万元,净增加收入5000万元,职工存款增加了830万元,企事业已看不出贫穷的迹象。 (朱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