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全省冶金工业取得显著成绩

  全省冶金工业取得显著成绩
    省冶金工业厅厅长 吕耘方
    黑龙江省冶金工业战线深化改革,加速改造、强化管理,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产品产量高速增长。1993年,全省冶金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83亿元,为计划的108.62%,比上年增长8.87%。10种主要冶金产品产量全部超额完成了年计划,有9种比上年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钢产量102.45万吨,为年计划的105.62%,比上年增长6.82%;钢材产量105.38万吨,为年计划的114.54%,比上年增长4.4%;生铁产量73.88万吨,为计划的127.38%,比上年增长13.95%;焦炭产量144.04万吨,为计划的110.88%,比上年增长5.59%;铁矿石产量41.03万吨,为年计划的124.34%,比上年增长7.40%;铁精粉产量20.39万吨,为年计划的135.90%,比上年增长2.40%;铁含金产量4914吨,为年计划的122.85%,比上年下降31.71%;铜(金属含量)产量2831吨,为年计划的128.68%,比上年增长12.88%;锌(金属含量)产量1748吨,为年计划的218.50%,比上年增长25.04%;电解铝产量5310吨,为年计划的118%,比上年增长0.02%。
    二、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1993年,“扭亏增盈、提高经济效益”是全省冶金工业战线的工作中心。在年初召开的全省冶金工作会议上,省冶金工业厅与直属企业及各行署、市冶金主管部门分别签订了扭亏增盈任务书,确定了扭亏增盈指标,明确了奖惩办法,增强了企业扭亏增盈的压力与动力。对7家盈亏大户,分别由冶金厅领导和各职能处室实行扭亏增盈包点和联系点责任制,及时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推动扭亏增盈工作的开展。共有71.4%的企业实现了扭亏增盈任务书规定的扭亏增盈指标。全省冶金系统实现利税8.05亿元,是年计划的223.73%,比上年增长1.3倍(其中:实现税金4.79亿元,是年计划的239.74%,比上年增长92.33%;实现利润3.26亿元,是年计划的203.71%,比上年增长244.22%,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上缴利税5.14亿元,是年计划的171.4%,比上年增长97.69%。
    三、加强质量管理,产品结构向效益型转变。1993年,冶金系统进一步树立了“质量第一”和以“质量取胜”的思想,强化了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深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有41项QC小组成果获奖,创效益600万元;深入贯彻《产品质量法》,开展“一学三查”活动,增强了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法规观念。1993年,全省冶金系统积极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效益产品,铁、钢、材、焦分别比上年增长13.95%、6.82%、4.40%、5.59%,制钢生铁增长38.7%。根据市场需要,各钢材生产企业增加生产市场紧俏、效益高的品种,建筑用螺纹钢、汽车用钢、轴承钢、弹簧钢、轻轨、线材等10个品种的钢材产量达80万吨,占钢材总产量的75.92%。
    四、科技进步取得一批新成果。有19项新产品、新技术和科研攻关项目通过技术鉴定,其中6项填补了国内空白,3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4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6项填补了省内空白。共有30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3项获冶金工业部科技进步一、三、四等然,6项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21项获黑龙江省冶金系统科技进步奖。完成12项重点科技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增加经济效益1783.63万元。
    五、技术改造速度加快。1993年,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列入计划的技改项目44项,投资额总计4.02亿元,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18项,实际完成投资2.93亿元,为计划的73%,比上年增加1.07倍。为了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668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倍。在5项重点工程项目中,有4项完成了工程进度计划。
    六、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股份制试点工作有突破。原齐齐哈尔钢厂已改组成“北满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其股票已经国家批准上市;西林钢铁公司已改组为“西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社会法人募股工作已经完成。建立企业集团有突破,如北钢集团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