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加强行业管理,开创二轻工作新局面

  加强行业管理,开创二轻工作新局面
    省二轻工业局局长 刘成元
    省二轻工业局是1991年底恢复的。目前全省二轻区街工业系统共有企业4000户,(其中国有企业18家),除25户为大中型企业(3户大型企业,22户中型企业)外,其余全部属于小型企业。这些企业从事消费资料生产的有1965户,非直接从事消费资料生产的有1538户。按生产产品划分,我省二轻工业包括以下15个行业,即:照明器材;皮革、毛皮及其制品,木材及竹、藤、棕、革、柳制品;家具;文教体育用品;工艺美术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家电制品;衡器;日用杂品;玩具;包装印刷;室内装饰;轻工机械。全行业现有职工234.5万人,工业固定资产原值20.3亿元,净值13.3亿元。重点行业有塑料、皮革、室内装饰、家用电器,文体用品、工业美术、轻工机械等7个行业。他们的情况分别是:塑料工业共有企业118户,产品有板材、膜、中空容器、编织袋、壁纸、人造革和日用品等300余种规格和花色,工业总产值79800万元;皮革工业包括制革、制鞋、皮毛、毛件4个部分,全行业共有企业231户,其中制革16户,皮革制品加工(包括皮鞋、皮件等)199户,毛皮鞣制16户。工业总产值大约在45337万元左右;室内装饰工业包括家具、木制品、建筑五金、工具五金、日用五金、室内空间的装修及用品配套,共有企业818户,产品种类达400种,工业总产值大约在98000万元左右;家电工业共有企业54户,主要产品有电冰箱、热水器、排油烟机、铝锅、民用吹风机、电热毯、电熨斗、灯具等10大类,工业总产值大约达25000万元左右;文教日用工业共有企业89户,分为文化用品、体育用品、日用杂品等3个大行业,工业总产值大约在11196万元左右;工艺美术工业共有企业76户,主要产品分抽纱刺绣、珠宝首饰、烟花爆竹、玩具、地毯、雕刻工艺品、戏装道具、美术陶瓷、草柳编织等14个大类、工业总产值大约在13310万元左右;轻工机械工业共有企业269户,主要生产塑料机械、木制家县机械、工艺美术机械、皮革毛皮机械、衡器等,工业总产值大约在30842万元。二轻工业的新产品开发和更新能力比较好,伊春光明家具、齐齐哈尔猎枪、冰雪器材等已成为国内外独具特色、影响较大的名牌产品。
    全省二轻区街工业的发展状况,从1991年起基本是上升趋势。1991年底完成工业总产值43.8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9亿元,1992年底完成工业总产值4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实现利税总额3.76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其中利润1.42亿元,比上年增长77.6%;1993年底完成工业总产值53.4亿元,比上年增长7.8%。按新的财会制度计算,全年实现利税总额3.2亿元,比上年下降6.8%,其中利润实现6941万元,比上年下降47%;剔除新财会制度实施的因素,全年实际实现利税4亿元,比上年增长9.6%,实现利润1.6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1.9%。
    1991年底省委、省政府决定恢复省二轻工业管理局,归口对原二轻系统15个行业的管理工作。原二轻工业是在合作社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壮大,已经具备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极大潜力的工业体系,是省内财政的一个重要支柱,但是,由于1987年的机构合并,行业划拨使全省二轻行业受到了很大冲击,造成很大损失,仅由于集体工业政策执行不利一项就导致“平调”企业454户,划走资财2.09亿元,带走产值6.7亿元。使联社资财滞死4亿多元。二轻局恢复的时候,二轻企业已经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面对这种形势,我们首先从调查入手,从发展战略上下功夫,针对二轻工业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工作。
    第一,确定了“发展大二轻,二轻大发展”的发展思路。即:一是在生产规模上,强调发展二轻工业必须走规模经济之路,加强企业间、行业间,甚至所有制之间的联合与协作;二是在产品的开发上,强调必须走多品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之路;三是在生产经营上,强调必须走科学管理之路,引导企业从更大规模和更高起点上发展壮大。
    第二,以调查研究开路,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我省二轻工业的发展战略,包括:一是提出了“一年恢复,二年迈大步,三年大发展,四年全面振兴”的发展战略;二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我省二轻工业“八五”规划,科学技术10年发展规划和经贸发展规划。
    第三,以两转为突破口,加大企业改革的力度,引导企业从改革中找出路求发展。一是加快机关职能的转变,搞好宏观调控,多方为企业服务,成立了信息中心,为企业提供科学技术发展信息;二是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使企业真正能够成为独立经营的实体,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积极进行股份合作制的试点,组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和13个企业集团。
    第四,以贸易起步,科技兴工,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在对外贸易方面,一是成立了经济贸易公司,把对独联体和东欧市场作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点,同时积极发展与日本、韩国、蒙古、东南亚等国家和港台地区的合作,组织出口创汇产品和易货贸易产品。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引进外资和技术,兴办“三资”企业,发展“三来一补”业务,扩大了技术交流与合作,拓展了边境贸易。三是积极搞劳务、技术输出,鼓励到独联体等国家和地区兴办各类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加速企业改组改造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三种形式:一是以兼并推动改组。对贫困的企业,动员系统内、系统外的企业实行兼并,扼制并兼并企业的长期亏损;二是以“横联”推动改组。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把系统内的企业组织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共同发展;三是以科技兴工为突破口,加速企业改造。坚持从二轻企业的实际出发,区别不同行业,突出重点企业,采用改造一批、嫁接一批、兴办一批和消化一批的办法,全面提高了二轻企业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