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投放超过上年 回笼比上年略有增长
1993年全省净投放货币135.8亿元,较上年多投15.8亿元,增长52.48%,是历史上投放最多的一年。全年除2月以外,其它各月均为投放。至12月末,中央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下半年连续5个月(12月份除外)投放低于上年同期,遏制了上半年投放的迅猛增势,使下半年投放相对缓和。专业银行备付率由低到高,备付率达10.1%,缓解了保付困难。货币投放多的原因:一是我省重型结构为主体的国民经济中,农业有着较大的比重,轻化食品工业发展缓慢的特点,造成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中,货币资金大量流出与需要。据测算全年购入商品流出省外现金20亿元以上;我省重型工业的产品销售收入,既要在政策上受20%计划价格控制;又要在商品销售收入上,受转帐结算限制。这无疑增加我省货币投放压力。二是边境贸易的兴起,商业部门及群体,需要从发达的沿海、内地组织货源,需要巨额现金,而边境贸易多是非现汇结算,这是新增加货币投放的新因素。据调查,牡丹江、黑河两市上半年现金净投放19.7亿元,占上半年全省投放额的四成。三是农副产品贷款增加,也扩大了货币投放的总量。我省农业从1990年开始连续4年大丰收,特别是1993年,农副产品收购量大幅度增加,收购货款比重越来越大,现金投放相应增加。四是集资热潮兴起;物价上涨;现金管理乏力,也引发了货币投放量的增大。
1993年货币回笼略好予上年。12月份全省现金收入226.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7.43亿元,增加42.38%;现金支出26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0.02亿元,增加43.7%,收支相抵,净投放为36.59亿元,而上年同期为24亿元,1993年比上年同期多投放12.59亿元,增加52.48%。现金收支各主要项目变化是:1.商品回笼大幅度增长,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收入354.25亿元,比上年增加57.42亿元,增长19.35%。但县(含县)以下商品回笼只实现80.46亿元,比上年下降12.53亿元,下降13.48%。2.储蓄回笼增加较多,全年除2、3、4、5月外,其它各月增长均高于上年同期。全年净回笼货币71.93亿元,比上年多回笼货币8.73%。 (李 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