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综 述

1993年,是加强宏观调控,深化金融改革,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的重要一年。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在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在总行和省人民银行领导下,不断调整工作力度,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强化经营管理,壮大资金实力,盘活资金存量,拓展各项业务;狠抓清理整顿金融秩序和纪律工作;加强队伍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不断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金融改革路子,为向商业银行转化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一、克服困难,狠抓存款工作不放松
    1993年,全省各行在房改、集资、股票等分流资金因素比历年有较大幅度增加,存款工作面临较大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把存款工作列为重中之重,集中精力,抓出了成效。全年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500730万元,比年初增加110546万元,完成总行下达计划的102%;各项外币存款余额39442万美元,比年初增加16016万美元,完成总行计划的411%。一是坚持不懈抓好储蓄存款。①积极开办了“单位个人七天通知存款”、“外币大额定期存款”等新业务品种。②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借中国银行系统储蓄存款超千亿元的良好时机,扩大宣传,争揽储户。③加快网点建设步伐,全年共新建网点42个,平均吸储300万元。④继续开展储蓄网点创优达标活动,一级达标所25个,占全辖储蓄网点总数12%;二级达标所120个,占全辖网点总数60%。全年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05481万元,比年初增加90279万元,完成总行计划的150%。
    二是千方百计稳定企业存款。①各行领导亲自挂帅,组织人员深入企业摸清情况,加强服务,争揽存款。②协同企业跟踪汇路,到外省市做过细工作,争揽大额回款。③新建行都把抓企业存款作为第一位任务,采取得力措施,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成效。
    三是努力增加外币存款。全省各行大部分储蓄所都开办了外币存款业务,投放力量,保住中行外汇业务的优势,特别是单位外币存款,打破几年徘徊不前的局面,增幅较大。全年个人外币存款余额26855万美元,较年初增加13051万美元,完成总行计划的483%;单位外币存款余额12587万美元,较年初增加2965万美元,完成计划的247%。
    四是拓展信用卡业务。①机构建设得到突破性发展,发卡面拓宽,发卡行已达17家,并均成立了信用卡科(股)。②宣传力度加强,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宣传,使人们更加了解、熟悉和乐于使用信用卡。③改进授权服务,完善机具设备,扩大代办点和特约商户,建立防范风险机制,信用卡恶性透支案件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共发卡28858张,完成总行计划131%;存款余额34469万元,完成总行计划164%,特约商户1183个,完成计划197%,交易额36.97亿元,实现手续费收入380万元。
    二、调整结构,盘活存量,用好信贷资金
    1993年,以“围绕增强资金实力,提高资金自给能力,加速清理三、四类信贷资产,逐步调整资产结构,为向商业银行过渡做准备”为工作重点,对全行资金营运、信贷资产结构和质量,应收未收利息等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对信贷资产进行了重新分类,一个行一个行,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研究落实,收贷收息和解决三、四类贷款问题的措施。各行邻导亲自上阵,啃硬骨头,想办法,定目标,促进了老大难贷款的合理解决。全年共收回中短期贷款683万元,结清老大难项目3户;收回三、四类老大难非汇贷款1118万美元,配套人民币972万元,人民币替代325万元,结清项目19户。
    在盘活存量同时,注重贷款效益,加强调控,将有限资金用于国家重点需要。①继续树立“大外贸”观念,支持农副产品收购,支持外贸出口和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企业累计发放流动资金贷款896497万元,累计收回流动资金贷款759111万元,进出口企业贷款余额为512669万元,占流动资金贷款余额的61.6%;支持我省外贸实现出口创汇181.478万美元,完成年计划109%。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开发,发放中短期贷款720万元。②利用能源“三贷”资金,支持我省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共批准外汇贷款44项,发放外汇贷款29852万美元。1993年,在地方外汇贷款规模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能源贷款和“三贷”,支持了能源、交通、通讯以及石化等8个重点项目,发放能源贷款1.85亿美元,石化贷款1877万美元,通讯贷款2066万美元,同时协助总行发放日本第三次能源贷款6亿美元,较好地支持了我省地方经济发展。
    三、加强国际结算,发挥中行业务优势
    1993年,为巩固和扩大国际结算阵地,采取了一些新措施。一是进一步改善服务工作,增强竞争力。随着对俄易货贸易的扩大和现汇贸易的增加,一些边贸、工贸、地贸及三资企业一时无法适应的情况,国际结算人员主动提供全方位一条龙服务:为出口公司代咨询、协助签订合同到代审证制单、代保险;为进口公司代翻译合同、代填信用证申请到代审单,做到客户有需求就有服务项目,在服务工作的每个环节上下功夫,尤其加强收汇考核和第一次来证的资信调查,确保企业资金安全。全年共完成出口收汇总额3.1亿美元,进口付汇总额3.3亿美元。二是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国际业务与信贷部门配合,开展打包放款和押汇业务。加强收汇考核,做到快放快收,快押快收。这种方法,为我省各外贸公司提供了较好的融资服务。同时,积极开办远期票据贴现、假远期信用证等融资业务,缓解了企业和我行信贷资金短缺状况,加速了企业资金周转。三是加强风险防范。1993年,发现假信用证五起,假汇票二起,假本票二起,金额最高达1千万美元。对此,国际结算部门积极开展反欺诈斗争,用欺诈案例教育职工,提高对国际上金融诈骗的警惕性。
    四、改革基础工作,强化内部管理
    1993年,继续开展会计、出纳达标工作,围绕达标升级开展检查辅导,检查辅导面达到80%以上,1992年底前建成的分支行,已有28个进入会计标准等级,占90%;29个行.达到出纳标准等级,占93%。加强了财务管理和核算,建立了全国联行人民币往来销帐系统,完成了新旧财会制度的交替。
    积极推进电子化进程。全省新添置设备、150多台(件),完成了由S机升档到DRS系列机、B系列机到PC机综合系统的改造与切换工作,及时对会计、储蓄等应用系统进行了改造。处级支行推广了信息发布系统,处级支行和部分县支行会计业务实现电脑化。改进电传工作,全年累计收发报51072份,传真2000余份,无差错事故。
    认真做好机构建设、班子考核、干部配备、劳动工资管理和职改等项工作。全年新建支行7个、科级办事处7个、储蓄所36个。完成了新建机构的班子、干部配备。通过考试和评审,全省评定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125人,初级职称154人。
    全省各行普遍重视调查研究和业务研讨工作。省行编辑出版了《92国际金融文集》、《财会理论与实践》,《外汇市场》刊物质量提高,被推荐参加了全国报刊业发展成就博览会。此外,还完成了《黑龙江金融资料、中国银行卷《1986-1990)》和《中国银行在黑龙江》大型画册编辑出版工作。
    五、搞好保证监督,促进业务工作开展
    1993年,全省各行继续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努力做好党委、监察、稽核、保卫等部门工作,推动各项业务工作健康发展。
    各行把反腐败工作始终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加强学习,并开展自查自纠。同时,加强对职工的反腐倡廉教育,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国银行监督检查内部管理工作暂行规定》,加强大要案查处。年初,在省行营业部门查获一起内外勾结诈骗5万美元的重大经济案件。
    以“两防一保”为重点,开展安全保卫工作。省行重新修订了《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安全防范工作规定》,明确了领导责任、防范措施、守库押运、枪支管理等10个方面62项具体内容,年底前,进行了全面检查,全省安全保卫工作得到普遍加强。
    在开展合规性稽核的基础上,结合清理整顿加大工作力度,对效益稽核和风险稽核进行了积极探索。注重研究解决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控制点,协调各方面,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