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国有饮食服务业综述
全省国有饮食服务业综述
省服务局局长 陆智慧
1993年,全省国有饮食服务业在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年实现卖钱额50215万元,获利润2022万元,卖钱额较上年减少3000万元;利润较上年增加688万元。
第一,开拓新的经营领域,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地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跳出本行业的小圈子,不断地树立起大市场、大流通的观念,在拓展经营领域方面,趟出了一条新路。齐齐哈尔市北方饭店多年来以消费需求选择经营方式,闯出了一条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路子,由原来单一服务业发展成集餐饮、冷饮、食品加工、新型建筑材料生产、酒类批发、家电经销、风味专业于一体的综合实体。
第二,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行“国有民营”初见成效。经过一年的努力,全省各地在推行“国有民营”和变承包经营为租赁经营的工作中,给饮食服务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企业经济效益普遍提高,多数亏损企业开始扭亏为盈。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鸡西、鹤岗、密山等市县,在推行“国有民营”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普遍延长了营业时间,经营品种不断增多,服务态度得到改善,职工的个人收入也明显增加。
第三,抓装修改造,提高了服务能力。通过新建、扩建、改造、装修和城市规划中参与翻建等措施,使绝大多数网点增加了服务设施,提高了服务能力,改观了店容店貌,实力越来越雄厚。截止到1993年末,全省已有了超百万元利润的企业:哈尔滨市的北苑饭店、松花江饭店、哈尔滨大酒家和牡丹江市的丽江饭店等;还有利润超50万元以上的企业:哈尔滨市的香庆饭店、老都一处饺子馆,齐齐哈尔市的北方饭店、大光明摄影场、站前旅社,牡丹江市的牡丹江饭店等等。
第四,外向型经济有突破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一些有边贸代理权的市县,1993年与独联体等国家签订的合同和协议金额近1500万元人民币,实际过货金额超百万元人民币,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