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物资工作综述
全省物资工作综述
省物资厅厅长 顾玉堂
1993年,全省物资系统的广大职工干部,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坚持一个中心,实现六个目标,抓好八项工作”的基本思路,真抓实干,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一)物资经营稳步发展,较好地满足了生产建设需要。上半年,全省各级物资企业紧紧抓住市场活跃的有利时机,抢前抓早,积极组织资源,大力拓展经营领域,物资销售和实现利润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2.8%和25.5%,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下半年,由于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生产资料市场由旺转滞,给物资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这一情况,全省各级物资部门和物资企业处变不惊,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千方百计开拓市场,强化销售,全力保证生产建设的物资供应和支农救灾任务的完成,使全省的物资经营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稳步发展。1993年,全省物资系统共完成销售额9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其中鸡西、哈尔滨、黑河、牡丹江等地市的物资销售增长都超过20%以上,绥化和阿城两市的物资销售增长速度都在60%以上。
(二)战略调整步伐加快,经营结构发生可喜的变化。在搞好物资经营的同时,全省各级物资部门和物资企业认真贯彻厅党组提出的“六个并举”的方针,积极向流通以外的领域延伸和渗透,多种经营已发展到工业、商业、运输、房地产、旅游、饮食、文化娱乐等多种范围和领域。省燃料总公司面对煤炭市场的重大变化,大力调整经营结构,走出了一条依托主营、坚持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子,全年实现利润113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牡丹江物资集团总公司和上海、深圳、桦林橡胶厂等单位联合建立了4个经营实体,年销售额1.6亿元,创利300多万元。伊春市物资局先后兴建了金属制品、翻砂铸件等7个生产加工企业,多种经营收入540多万元。勃利县木材公司目前已拥有一个承建万米以上工程的建筑工程队,4个年产总量12万吨的煤矿,1个可发运10万吨煤的货场,1个年产百万元的高档家具厂,多种经营的比重已达到60%以上。
(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经营机制得到了进一步转换。各级物资企业以转换经营机制为目标,抓重点,破难点,在股份制、租赁制、国有民营三项制度改革上都迈出了较大的步伐。绥化市物资局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推行了进档达标承包责任制、股份制、国有民营、兼并、剥离经营、组建集团、一企多制等七种改革模式,从而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大兴安岭行署物资局从理顺国家和企业关系入手,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对各公司采取包死基数、超收全留的政策,进一步激发了职工干部大干快上的积极性,去年实现利润351万元,为上年同期的3.6倍。齐齐哈尔市木材加工厂是个长期亏损、历史包袱沉重的老大难企业,去年他们大胆地进行母体裂变,新设21个经销网点,安排职工600多人,而且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使这个困难重重的老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对外开放继续扩大,经济贸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去年全省物资系统边贸过货额达2亿瑞郎,实现利润2400万元,对资贸易进出口总额870万美元。省物资资源开发总公司依靠信息,科学决策,大力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去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800万瑞郎,比上年同期增长33.3%。黑河市物资部门和物资企业充分发挥沿边优势,把开展边贸业务作为经营重点,主要领导亲自抓,加快了边贸业务的发展,进出口总额实现1460万瑞郎。逊克县物资系统边贸进出口额1020万瑞郎,占物资销售总额33%,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绥化地区的许多物资企业采取挂、靠、联等途径,借船出海、借鸡下蛋,积极开展边贸业务,绥化市燃料公司与省双龙对外贸易公司联营,成立了双龙绥化分公司,从而获得了直接进出口权。肇东市化轻公司与俄罗斯一家公司联营,投资28万元建立了一个制钉厂,探索了在海外兴办实体的新路子。
(五)生产资料市场交易活跃,促进了物资流通快速发展。1993年,全省各级物资部门新建的各类生产资料市场19处,新建的经营网点500多家,初步形成了合理分布,门类齐全的生产资料市场网络。哈尔滨市物资局提出了“巩固、提高、发展、完善”的市场建设方针,以上档次为目标,积极创造条件,兴建了煤炭批发市场,以及为社会各行业的合法经纪人开展活动提供服务的“经纪交易所”、以期货交易为主的“哈尔滨商品交易所”等3个有形交易场所。鸡西市物资局自筹资金600万元,兴建了一座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的物资城,于1993年11月19日正式对外挂牌营业。黑河市物资局与工商局、储运公司等部门联合,兴建了一处占地14万平方米的“黑河进口物资交易市场”,填补了我省边境贸易进口物资无固定交易场所的空白。中国北方木材批发市场全年成交木材269.2万立方米,成交金额19.9亿元,在全国的知名度日益提高。
(六)廉政建设得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累了新成果。全省各级物资部门继续坚持一手抓经营和企业改革,一手抓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各级物资部门的廉政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厅直系统进一步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评选出17个先进党支部、117名优秀党员、2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厅已有13个单位进入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的行列。全省各级物资部门和物资企业都大力开展了各种寓教于乐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