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计划执行情况
1993年共落实科技攻关计划项目423项,科技三项费2790万元;星火计划申贷30项,落实贷款1478万元,星火基金(使用科技三项费用)120万元;青年及留学回国人员科技计划38项,经费150万元(含科技三项费50万元);火炬计划申贷14项,申贷资金1221万元,火炬基金(使用科技三项费用)100万元;推广计划105项,申贷资金约3亿元;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颁发证书184项,其中国家级38项,省级146项。
1993年科技计划安排的特点:1.注意与我省经济发展相结合,对重点项目进行精心组织、重点支持,充分发挥综合技术优势,以期形成规模。农业方面进一步加强了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及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攻关及产业化方面的研究;工业方面突出了改造传统产业的微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重点攻关及高新技术转化。2.继续坚持以规划指导年度计划、年度计划贯彻规划意图的原则安排项目,同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进行调整,加大高技术比例,为“八五”后期和今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积累后劲。3.围绕哈尔滨、大庆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发展,切实发挥政府协调组织职能作用,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1993年,先后组织9所大专院校和14个省直研究院所与大庆开发区衔接项目,并积极筹措资金在哈尔滨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了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中心大楼,同时酝酿筛选进楼项目。4.对一些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的攻关作了安排,旨在为我省经济迈上新台阶提供一批实用技术储备。涉及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中低产田改造、森林资源开发及防灾技术研究、节能降耗技术及产品研制、精细化工产品研制与开发、新型机械、机械基础、非金属及社会发展等领域。5.积极组织和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发展计划,以星火、火炬、新产品试制鉴定、推广计划为媒介,支持一些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项目,并通过计划引导向产业化和形成规模效益方向发展。6.安排了一批重大科技决策咨询项目,研究在新形势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管理运行模式等重大课题,切实突出了超前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7.积极筹措资金启动了《青年计划》和《留学回国人员科技计划》,为培养一批年轻有为的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力量积极创造了条件。8.在科技计划管理上,进一步进行了探索和实践。1993年计划管理坚持实行技术合同制和分级管理,同时对新上项目采取了由省科委统一组织评审论证的办法,使专家由过去只对承担单位负责转向对省政府负责;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实行了二次评审的办法,对仪器、仪表、装备类项目先给少量资金进行设计,再组织专家对设计成果进行二次评审,以保证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避免浪费有限的资金;吸收了审计人员参与项目的经费监督检查工作,在强化项目后期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效果很好。 (规划计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