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科研院所改革
1993年省科研院所深化改革重点抓了四方面工作。一是把以“五包一挂”为主要内容的技术经济承包责任制纳入省属科研院所的管理规范。做为科研单位绩效评价、科研院所长业绩考评以及科研单位申报“振兴经济奖”和“科教兴省特别奖”的重要依据。凡“五包”指标完成好的科研单位在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专项资金投入以及科技周转金、贷款等方面给予倾斜。二是强化省属科研单位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按照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运行机制向社会开放,相对稳定了承担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攻关的科技人员,为保持和发挥我省在某些科研领域的优势,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加大省属科研单位中试基地支持力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科研院所结构调整和人才分流。省医药工业研究所在中试基地的基础上建立了黑龙江康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实行股份制的科研先导型企业。1993年创产值1300万元、利税2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以上。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以中试基地为依托,整体加入具有法人资格,科、牧、工、贸一体化的经济实体——黑龙江乳业集团,1993年创产值200万元、利税152万元,比上年增长23%。省塑料工业研究所以中试基地为核心,与香港合资创办了龙明塑料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外资,开发本所承担并完成的省科委重点攻关计划项目——塑料肠衣。到1993年底,省属科研单位大约有10%的人员流动到中试基地。四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充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的36条政策,推动科研人员分流和科研机构调整。积极协调省医药管理局,促进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整体进入省医疗器械工业公司。7月4日省委组织部、省科委联合在省寒地建筑研究院召开全省科研单位贯彻“36条”现场会。省医药工业研究所、省寒地建筑研究院介绍了经验。
12月13日省科委召开了省属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工作会议。30多个省直厅局的科技处长和100多个省属科研院所长共商科研院所改革大计,提出今后几年改革的思路并确定1994年省属科研院所深化改革的任务是:围绕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一个结合(科技与经济结合)、为实施两大工程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和乡镇企业“跨越工程”),推进科研院所综合改革试点。 (安效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