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全省图书出版工作

1993年,12家出版社共出版图书2250种(其中新书1760种),6276万册,印刷用纸50.3万令。与上年相比,出书种数减少63种(其中新书减少24种),印数增加192万册,用纸量减少3.7万令。与1992年相比,品种没有增加,再版图书比上年增加2.28%,重点图书增加33.3%,图书质量合格率比上年提高10%。年初,省新闻出版局提出“以重点书为龙头,双效书为主体”的调整图书结构的宏观管理目标,各家出版社分别确立自己的选题战略思想,调动编辑人员的积极性,跑市场,搞调查,抓信息,加强重点选题策划。一些出版社还面向社会征集选题,请专家、名流帮助开发选题,使全省重点选题增加较多,先后有29种图书分别补入国家及省八五重点出书计划,16种图书被列入省级外向型图书计划,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中华英烈大词典》、《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中国民俗文学大词典》,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的《五国文字科技用语词典》,北方文艺出版社的《中国散文精品选》(现代卷、当代卷),哈尔滨出版社的《中华药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当代科技精英丛书》,黑龙江科技出版社的《俄汉科技大词典》、《中国蜜粉源植物》,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的《天然次生林》,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中华第一人丛书》,哈尔滨地图出版社的《中国交通指南地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的《20世纪世界美术大系》,以及由黑龙江科技出版社、东北林大出版社、哈尔滨船院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农村奔小康丛书》等。
    1993年,全省12家出版社共有169种图书在国内外优秀图书评奖中获奖,其中黑龙江科技出版社的《中国蜜粉源植物》获国际第33届养蜂大会金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满汉名臣传》获中国图书奖;《农村奔小康丛书》、《郑逸梅选集》获全国金钥匙奖;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的《落叶松鞘蛾》获国家教委学术著作二等奖,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中国幼儿民间故事宝库》获第三届全国少儿社优秀少儿读物编辑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的《现代时域测量》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根据新闻出版署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黑龙江省在1993年出台了全省图书质量管理办法、图书审读办法,健全了图书审读机构,建立了图书质量检查制度,并对全省出版的新书进行了认真的全面检查,形成了一整套以提高图书质量为中心的考核、激励机制。
    1993年,省新闻出版局积极推进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变。在选题管理上,对重点选题实行目标管理、宏观调控,同时简化审核、审批程序,重点审核重点选题、超范围选题、专题报批选题和敏感性选题。在坚持专业分工的前提下,允许各社安排少数相近相关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突出的超范围选题,为出版社增强活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为配合党的农村奔小康战略目标的实施,1993年黑龙江省加强了农村图书的出版工作,全省多家出版社联合出版了系列丛书《农村奔小康》丛书,1993年出版了21种17万册,以介绍适合北方特点的种植、养殖业、加工业等科学技术为主,适应农民需要,文字易懂,技术易学,实用性强而深受农民读者欢迎。首批图书即获得1993年金钥匙图书奖。
    为了扶持优秀学术著作的出版,1993年,黑龙江省设立了学术著作出版亏损补贴资金,制定了补贴办法,经过专家的严格评审,29种图书获得了60余万元的补贴资金。 (衣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