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广播电视发展概况
一、广播电视宣传突出经济建设主旋律。牢牢掌握“团结、稳定、鼓劲、务实”基调,对社会上出现的热点、难点、疑点,审时度势,从正面引导,不刮风,不乱表态,不追求片面的轰动效应。对揭露性报道加强请示,多疏导,避免了偏差和失误。1.对经济建设加大报道量,设立经济台、金融台、交通台等以宣传经济建设为主的专业台。省电台、电视台突出全省12件大事和22项重点工作,国有大中型企业贯彻《条例》,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粮牧企、贸工农、农科教、城乡四个一体化”发展新经济生长点的报道。对双城、铁力、肇东等市“不找市长找市场”发展市场经济,齐齐哈尔等地大中型企业转换机制,牡丹江、佳木斯等地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以及沿区、沿边、沿线重大战略升级的报道,都取得较好效果。哈尔滨电台和电视台根据市委提出“走向市场工程”的要求,集中宣传一批深化改革、转换机制、走向市场的典型。松花江电台和所属各县(市)台紧紧围绕地委提出的经济工作上台阶的目标,重点宣传“龙、虎、星”战略,宣传在资金、物资、项目、人才及领导力量上的倾斜政策和科技兴农、兴工及发展乡企、各级党委和政府解决农民负担的作法、经验、措施及各部门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行动,共播发1000多条。绥化地区各台站着重宣传了农村股份合作制,国有民营、民有民营、私有私营的作法。双鸭山电台和电视台进行集中力量抓经济、集中目标上台阶的系列报道,还开辟《企业行》、《面对大市场》等专栏,对乡镇企业发展中的“三难”进行讨论。庆安、密山、同江、望奎、饶河等县级台开办了《经济信息》、《口岸建设》、《经济方圆》等节目。全省经济建设报道量占新闻宣传的60%以上。2.宣传质量有较大提高。省电台的消息《江海联运》首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省电视台的连续报道《陶瓷轴承现象》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省电台在实现广播剧“五连冠”后,广播连续剧《紫藤》又名列榜首。省影视中心拍摄的电视剧《黑土》获全国电影评比二等奖,双鸭山电台(与省台联合)录制的《更新观念,走向市场》获全国理论节目一等奖;齐齐哈尔电台的《新屯乡的女人们》获全国优秀农村节目一等奖;哈尔滨电视台的《上下五千年》节目获全国电教节目一等奖、《青史照长街》获全国电视奖政教类二等奖;鹤岗电视台的《试谈电视人物专题的拍摄组织工作》获全国电视论文三等奖等。1993年,全省广播电视在全国各类评奖中,共有81件作品获奖。
二、广播宣传全方位与听众交流。全省大多数广播电台都打破了多年来我播你听的单项传输方式,在增加直播、设置热线电话、吸引听众参与方面迈出较大步伐。省电台又推出《热线交流》、《黑土夜话》、《今夜星光灿烂》、《北国夕阳红》等直播节目,使直播节目增加到12个。哈尔滨电台和经济台不但增加市内直播节目,还开办与其他城市台间的现场直播节目。双鸭山电台推出的直播节目《今日半小时》、《听众天地》、《星期天特别节目》,有500多位各界嘉宾走进电台直播,共接6000多次打进直播间的热线电话。大庆电台将每星期日播出的《油城之声》节目,以《茶余饭后》、《街谈巷议》、《八小时以外》的综合版块形式出现,更加轻松、灵活和贴近生活。牡丹江电台的《大干世界》、《北国山乡》、《华灯初上》、《花儿朵朵》等除设有热线电话外,还设有《684服务台》。牡丹江经济台设有《经广传呼》、《大哥大快报》、《记者插播》等直播节目。双城、庆安等县级电台的专题节目都以主持人形式直播,节目亲切、生动、感人。
三、系列广播电台大发展。1993年,黑龙江省的系列电台和专业电台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省电台在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较紧张情况下,通过自身创造性工作和社会各界支持与帮助,先后办起文艺台、朝鲜语台、经济台、金融台、儿童台和交通台。全台每天播出时间由33小时增加到58小时。其中6月6日开播的金融台以专为股民服务、推动金融市场发展为宗旨,属全国第一家。哈尔滨开办了经济台和文艺台,还有牡丹江经济台、佳木斯经济台和大庆交通台等。
四、无线电视台加快改革步伐。1.增加节目套数。省电视台于6月28日开办以经济和文艺节目为主的二套节目,结束建台35年来只有一套自办节目的历史。黑河电视台开办经济电视台(即二套节目),齐齐哈尔开办电视二台(即二套节目)等。2.调整电视节目。省电视台11月进行一次较大的节目调整,《全省新闻联播》由每星期6次增加到7次,《晚间新闻》由5分钟延长到10分钟,新开办了《北方直播室》、《经济时空》、《大赛场》、《生活三原色》、《八点太阳》、《钻石一刻钟》等节目。《北方直播室》是第一个设有热线电话的直播节目,电视观众可通过电话直接参与节目。大庆电视台推出4个版块节目,其中《五彩天地》中开设观众点播。鸡西电视台增办《热线追踪》,为观众和经济建设服务。3.增办俄语节目,扩大与国外交往。省电视台于6月1日开播全国首家地方电视台俄语节目,为俄罗斯人了解、认识中国和黑龙江,促进经贸合作提供窗口。9月,黑龙江电视台又牵头主办了“中、日、俄国际电视协作会议”,与日本新潟放送网、俄罗斯国立“远东”广播电视公司、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太平洋”广播电视公司、伊尔库茨克广播电视公司及萨哈林广播电视公司的代表签署了“中日俄三国六家电视台哈尔滨宣言”,俄罗斯的4家电视台分别定期播出黑龙江电视台提供的俄语节目。
五、有线电视台异军突起。1993年,黑龙江省广播电视系统内掀起办有线电视台热潮。市地级的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七台河、双鸭山有线电视台先后开播。鸡西、哈尔滨、绥化、大兴安岭、黑河、伊春等正在筹建中,有的已开始试播。肇东、兰西等县(市)也已建成有线电视台,明水等一批县正在筹建中。此外,黑龙江垦区的有线电视台(站)与电视转播台共105个台(站)实行联网广播,共可覆盖50多个县的1千万人口。 (于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