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加拿大合作发掘五常学田旧石器晚期地点
经国务院和国家文物局批准,由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加拿大阿尔伯达省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于1993年9月4~27日,共同对五常学田旧石器时代晚期地点进行了发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第一次与国外联合考古发掘。
学田村属五常市龙凤山乡,西北距五常市35公里,南距张广才岭西麓的龙凤山7公里,东距松花江二级支流的牤牛河3公里。这处旧石器地点位于学田村西南0.5公里处的西小河岸边,地理座标为东经127度33分0秒,北纬44度47分30秒,海拔高度215-220米。
这次合作发掘,在西小河两岸共开了7个探方。发掘面积260平方米,深度最深达8米以上,土方量达1200余立方米。出土文物标本3000余件。哺乳动物化石属于东北地区晚更新世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成员,种属有猛犸象、披毛犀、野牛、野马、鼢鼠和食肉类动物等。出土碎骨化石数量较多,在其中的一些碎骨上发现有人工刻划和磨制的痕迹,也有食肉类动物啃咬的痕迹。加工清楚且形制确定的骨器比较稀少,人工打制的细小石片只有手指盖一般大,其材质为桔黄色霏细岩。
根据过去对该地点发掘出土的古动物化石进行碳十四测定的结果,学田的时代为距今24500土400年至40200年,属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次合作发掘出土的古动物化石和人类遗物,对于复原和了解史前黑龙江地区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环境和古人类的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为共同探索古人类由亚洲大陆经由东北地区,越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洲这一国际学术课题,积累了新的第一手资料。 (殷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