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通河县

县委书记:王克伦
    人大主任:王永增
    政协主席:孙 铮
    县 长:佟 彦 1948年2月生,大专文化,1974年入党,1968年参加工作,曾任双城县青岭公社团委书记、武装部长、革委会副主任,双城县同心公社、新兴公社党委书记,双城市科委主任、政府办主任、秘书长、市委副书记等职。1993年9月任通河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副县长:徐 福 负责常务、综合、政法
    副县长:陈治国 负责工交、技术监督、环保
    副县长:崔永和 负责农林
    副县长:邱德喜 负责文教、卫生、乡企
    副县长:赵有山 负责财贸
    副县长:李继昌 负责科技
    副县长:陆永和 省森工总局下派包扶乡镇企业
    【概况】 1993年全县社会总产值为4.4亿元,比上年增长6%。国民生产总值为2.3亿元,比上年增长4.8%。
    农业 总产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3.8%。乡镇企业总产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63.4%。其中乡镇办企业总产值4580万元,村办企业总产值1520万元,个体私营企业总产值1.22亿元。多种经营总收入6811万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牧业收入1745万元,林业收入37万元,渔业收入244万元,种植业收入299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99元,比上年增长5%。1993年造林32208亩,超省、地下达计划指标21.3%。粮豆薯总产15231万公斤,比上年增长7.3%。农业机械增长到14883台,比上年增长20%。
    工业 1993年工业总产值7654万元,比上年下降12.8%,其中预算内工业企业产值3780万元,比上年下降19.1%。年初19户预算内工业企业有7户亏损,14户二轻集体企业有6户停产。为扭转这种局面,一是投入1850万元于3月份完成了县发电厂同国电联网工程(结束了电力不足的历史),二是对工业企业全面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三是广泛地开展了招商引联工作。年内共签订经济技术合作协议16项,引进项目8个,引进资金520万元。四是开发新产品11种,投入技术改造资金657.1万元。
    财贸 财政收入2030万元,占上年实际完成115.9%,占年计划的122.8%。财政支出3051万元,占上年同期实际支出的84.2%。工商税收完成1855万元,比计划超收211万元,占上年实际完成的117%。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6亿元。年末全县存款余额21428万元,贷款合计41465万元。外贸实现了扭亏,比上年减亏66.8万元。全县清收区外欠款968万元。
    文教 引进推广科学技术35项,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实用人才321人。高考升学149人,占考生总数的38.7%。初中入学率90.2%,巩固率87.5%。小学入学率99.3%,巩固率99.1%。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建了2740平方米的门诊楼。农村集体办卫生所达到90%。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02‰,比地区下达的指标下降了5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提高到91.45%,比地区下达的指标提高了13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7.83‰。文化体育事业有了新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
    【“雪光”大米在国际评比中名列第二】 通河县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水资源丰富,水和大气无污染,非常适合生产无污染优质大米。近年来通河县注重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无污染优质稻生产。1993年种植无污染优质稻3万亩,推广了“雪光”和“合江19”两个优质稻品种。在1993年12月日本第三届水稻优质米国际研讨会上,经过与会的100多名各国专家的鉴定评比,日本的“越光”被评为第一名,通河县的“雪光”被评为第二名。与会的外国专家对通河县的“雪光”大米食味品质感到惊奇,有的打算进口通河大米,有的探讨同通河合作开发无污染优质大米的可能性。
    【工交企业产权改造有突破性进展】 通河县共有35户工交企业。其中33户资不抵债。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对20户工交企业实行了不同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其中4户实行了国有民营,9户实行了民有民营,1户实行了私有私营,6户实行了租赁经营。13户削减机构48个,占机构总数的61.3%,削减非生产人员187人,占非生产人员总数的53.3%。企业改革后除了普遍加强了经营管理外,停产的全部启动了生产,亏损的全部扭亏,盈利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改革后的20户企业比去年同期增盈合计为173.8万元。 (任培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