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绥化市

  市委书记:李殿科
    市人大主任:任殿发
    市政协主席:刘书林
    市 长:王国学 1944年7月生,大专文化,1961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教员、学校副主任,肇州县革委办、县委办秘书,肇州县物价科副科长,计委副主任,肇州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1991年任绥化市委副书记、代市长,1992年当选为市长。
    副市长:任会龙 常 务
    副市长:吴连芳 财 贸
    副市长:张亚斌 工 业
    副市长:李淑珍 科教文卫
    副市长:刘士勇 农 业
    副市长;杨树强 乡 企
    副市长:郝德勇 城 建
    【概况】 1993年,绥化市改革和发展成就显著,相继跨入了全国明星县(市)和全省十强县(市)行列。
    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全市社会总产值实现28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7.4亿元,增长21.8%;国民收入实现13.3亿元,增长15.4%;市属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3.4亿元,增长15.39%。农业生产实现了农业总产值、养殖业、农村第三产业、农村人均收入“四超”的历史。农业总产值实现8.4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11.43%;粮豆总产稳定在6.6亿公斤;庭院、围城围路经济总收入实现1.4亿元,增长27.8%;畜牧业产值实现1.7亿元,增长33.3%;养鱼水面达到8万亩,水产品总量9500吨,分别增长3.7%和11.6%。工业生产集中力量引进、改造了一批重点项目,开发了20种新产品,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实力有所增强。市属工业总产值实现5.0337亿元,比上年增长22.6%;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877.3万元,增长57.9%。建筑安装业发展迅速,实现税金805.3万元,增长149.3%。市属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标居绥化地区前列。流通领域按照建立滨北商品集散地的目标,健全完善了市场体系。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8.4亿元,增长12.5%;商业利税实现522.8万元,增长9%;工商各税实现1.9738亿元,增长47.2%;物资企业实现销售额2.7552亿元,利税70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6.4%和178.3%。全市已经建设比较规范的各类市场51个,各级各类商业网点近4700处。财贸工作又被评为全区第一名。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乡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9亿元,比上年增长43.1%,连续四年超亿元;城乡储蓄存款余额7.6亿元,增长18.8%;城市居民人均收入1431元,增长13.5%;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7.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平方米;农村人均收入1056.3元,增长19.1%。
    二、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改革,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双层经营机制,社会化服务体系得到加强,农村股份合作制步伐加快。企业改革,以产权改造为核心,全市通过股份、租赁、剥离、拍卖等八种模式为主的多种形式进行产权改造的企业达到133户,占市属国有企业总数的91.7%。同时,待业、养老、医疗保险等改革都有所发展。全方位、大跨度对外开放战略开始启动,1993年签订经济技术协作项目65项,有37个项目已投产见效。引进资金1.3889亿元,到位资金6264万元。“三资”企业达到20户,赴国外劳务输出和搞异地开发5676人。外贸出口额1.2亿元,增长45.9%。开发区建设开始启动,一期工程基本完工。
    三、新经济生长点逐步发育壮大。第三产业增加值7.4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1.2万户,从业人员2.9298万人;私营企业62家,个体私营企业税收1895.6万元,增长26.8%。乡镇企业超常发展,实现了总产值、工业产值、新上项目和利税四个历史最好水平。总产值实现9.46亿元,增长80%,其中工业产值(不含民办)2.3619亿元,增长79.8%;乡村两级新上项目274个,组建各类股份合作企业2529个;利税达到7000万元,增长66.5%。
    四、科技、教育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在科教兴农上,推广先进技术25项,实施重点攻关、星火项目24项,农业适用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面分别达到90%和85%以上,科技兴农示范市通过了省级验收。在科教兴企上,重点引进移植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对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完成12个技改项目。
    五、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爱国卫生工作荣获“国家农村卫生厕所建设普及县”称号,计划生育率达到89.17%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7‰以内。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名列全省县级市第一名。 (绥化市政府办公室 吕晓东 程 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