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兰西县

县委书记:李志武
    县人大主任:贾 忱
    县政协主席:王庆云
    县 长:王洪烈 1952年生,大专文化。1968年10月参加工作,曾任明水县树人乡小学教师、乡党委副书记、团县委书记、中共绥化地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绥化地区科委副主任、兰西县委副书记。1992年10月当选为县长。
    副县长:隋 星 负责常务
    副县长:刘 方 负责工交
    副县长:徐新文 负责财贸
    副县长:杜春发 负责农业
    副县长:吕 岱 负责文教
    副县长:侯全喜 负责科技
    副县长;向守义 负责乡企
    【概况】 1993年,全县完成社会总产值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7%,国民收入实现6.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9%;财政收入4027万元,比上年增长17.8%;农村人均收入938元,比上年增长24.9%。
    工业 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实现2.4814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其中预算内企业产值实现7443万元,比上年增长9.1%;销售收入实现7243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利税完成1177万元,比上年增长50%,实现了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
    农业 农业总产值实现6.4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5.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15.5%;粮豆薯总产量达到10.7亿斤,创历史最好水平。乡镇企业步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总产值实现3. 5853亿元,比上年增长85%;实现利润1380万元,比上年增长60%;税金实现841万元,比上年增长63%,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和区域特色生产也都实现了新的跨跃。
    财贸 社会商品零售额达2.83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外贸出口额实现8945万元,比上年增长51%,工商税收达到3173万元,比上年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15亿元,个体工商户达到4688户,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42%。
    文教 科技长入县域经济,实现了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全县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已达到40%。全县基础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城乡文化市场繁荣,医疗条件不断改善,1993年县妇幼保健站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爱婴医院”;体育工作跻身全省、全国先进县行列;人口得到了有效控制,计划生育率达到83%,多胎生育率下降到了2.8%,科教文卫战线被绥化地区行署评为全优战线。
    城镇建设 全县一年来共投资1.6亿元进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开发商品房7万平方米,新接排水干线3900延长米,6000门程控电话即将开通,20部移动电话投入运行;新建6300吨水处理场,新修白色路面4.32万平方米,新装路灯116盏,新建6300千伏安变电所一座,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社会治安 全县全面开展了政法战线刨全优活动,以及打击经济犯罪与百日攻坚战等专项斗争,发案率、重特大案件发案率下降,破案率提高,较好地发挥了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作用。在全区开展的打击经济犯罪战役中名列第二,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百日攻坚战名列第一,法检司被国家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公安局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兰西县经济发展获得好成果】 全县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逐步形成。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拍卖、租赁、兼并等有效形式,加快了国有民营、民有民营步伐。到1993年底,全县已有39户国有工商企业按照新体制运行,另有16户企业已进行了资产评估。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干部能上能下,工人能进能出以及优化劳动组合和工效挂钩等,已经成为职工干部的思想共识,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以县集贸大厦为龙头,以乡镇市场、大集为骨干,以应季市场为补充的市场网络逐步健全,并向规范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农村经济步入了“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的轨道,打破了单一种植业的经济模式,大力发展新的经济生长点。第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到了54:25:21,粮牧企比重调整到37:18:45,农村经济结构更加趋于优化。在工业上通过用科技改组传统产业,促进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实现了产业结构的深层次调整。1993年发展高科技改造项目6个,开发新产品20种,新增产值4200万元,利税380万元。 (兰西县政府办公室 关来权 刘奎礼 项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