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
市委书记:徐 发
副书记:刘海涛 韩树礼 姜 杰 王春元
市人大主任:陈国兴
副主任:李德生 卢凤岫 刘进高 王治中(已故)
王桂文 高希杰 于绍荣 王明瑛
市政协主席:韩树礼
副主席:戴国富 王文义 牛遇山 李学坤
李承章 杨秀思 陈克功 张建业
孙柏新
市 长:刘海涛,1938年12月生,1954年参加工作,1956年入党。历任宁安县东京城镇管委会副书记、镇长;宁安县副县长、县革委会副主任、绥芬河市革委会副主任、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1990年任黑龙江省建委副主任。1992年9月起任佳木斯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市长:陈 信(常务) 陆道模(政法、民政、外事) 赵庆有(经济) 王玉林(财贸) 麻名山(城建) 王 发(工业) 王志忠(文教) 罗文孝(农业)
【概况】 1993年,佳木斯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1.3亿元,比上年增长3.5%;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财政收入46103万元,比上年增长12.7%。
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市粮豆薯总产量14.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4.3%,创历史最好水平;农村社会总产值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农业总产值18.2亿元,增长9.2%。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畜牧业总产值,“两牛”存栏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16.4%。乡镇企业跨跃发展,总产值37.2亿元,总收入32.8亿元,利税3.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0.6%、64%和57.8%。减轻农民负担收到效果,全市共减轻不合理农民负担872万元,减少提留和统筹1000万元,人均比上年减少负担13元。
工业在困境中逐步回升。完成工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5项,完成投资1.4亿元,比上年增长61.5%。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42.23亿元,增长0.54%,比年初回升22.9个百分点。市属工业实现22.6亿元,增长8.7%;县(市)实现10.8亿元,增长17.5%。按照新的财会制度计算,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4.7亿元,实现利税2.08亿元。按照旧的会计制度计算,预算内企业亏损额为1715万元,比上年减亏45.7%。
市场繁荣兴旺。对商品粮供销和物资企业进一步放开经营,经营方式灵活多样。经营渠道拓宽;市场条件得到改善,全市已有各类大中型工业品、农贸、粮油、生产资料等专业批零市场178个,商业零售网点300多个,经营品种齐全,购销两旺,价格基本稳定。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市区零售商品物价指数增长幅度为14.5%。
对外经贸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旅游节,去年新利用外资项目76项,金额5000万美元;全市三资企业已发展到131户;边境贸易实现贸易额3.1亿瑞士法郎,比上年增长69.6%;出口创汇421万美元,增长5.2%;全市口岸过货量50.6万吨,过客7.8万人次,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公路、铁路、机场、口岸等大通道建设加快推进,江、海、陆、空全方位立体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全市100项科技兴市项目取得阶段性经济效益,实现产值2亿多元,利税2000多万元,增产粮豆1亿多公斤。55项科技攻关项目、18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和20项星火项目顺利实施。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步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取得新成果,桦南县被评为国家特殊教育先进县。文艺创作和群众文化生活较为活跃。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发展,保持了全国地级市卫生城市光荣称号;“双拥”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保持了“双拥模范城”的光荣称号;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居于全国先进行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在全国和全省比赛中共获奖牌118枚。民族、侨务、宗教、档案等各项事业都有新的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廉政建设得到加强。
城乡建设持续发展。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1.57亿元,比上年增长32.5%。火车站新站舍、西林路跨线桥、长安路人防二期工程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入使用;住房竣工面积81.2万平方米,其中梅江新村小区住宅建设开工10万平方米;铺建区街基道3.24万平方米;新建给水管道6.76公里;铺设煤气管网12公里,入户安装4000户;完成小区配套建设19项;新增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通讯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新上万门程控电话投入使用,传真、电传、国际国内直拨、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等全面开通。环保工作、小城镇建设、城乡绿化、景点建设等方面也取得新的成绩。
改革不断深化,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转变政府职能有新的进展,社会保障体系和住房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继续稳定和完善,农村产品购销体制、农村股份合作制正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人民收入增加,全市城乡储蓄存款余额33.2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1915元,农村人均纯收入91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1%和29.8%。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市区人均居住面积达到6.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 25平方米。
【适应对外开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佳木斯市从全市的资源、地缘优势出发,审时度势,提出了“发挥口岸优势,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辟建国际经贸大通道”的战略构想,并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大通道领导小组,同时组成了机场、公路、铁路和口岸等4个筹建和建设工作专项推进组。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佳木斯二级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基本就绪,项目建议书已批复,新机场建设地点已选定,现正多渠道筹措落实建设资金。总投资11亿元的“一二四”公路建设方案已经出台,即:建设221国道哈同公路和同抚公路一条主通道,建设同江、抚远两条过境通道,改造汤原、桦南、桦川至佳木斯的主通道,桦川至富锦4处重点路段。投资2250万元的佳木斯火车站新站舍,经过两年的紧张建设,已于1993年10月竣工交付使用;向阳川至同江43.4公里地方铁路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正在做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前进镇至乌苏镇142公里地方铁路的立项和可行性研究也在进行中。同江、佳木斯、富锦、抚远4个国家一类口岸致力于提高运输、装卸、中转能力和综合通过能力,改善联检部门的办公、生活条件,各项基本建设项目正在顺利进行。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在1992年底开通“大哥大”和无线寻呼业务的基础上,1993年完成市内电话增容3.5万门,开通了汉字寻呼业务,新上3个无线寻呼台,连接各县(市)的C3微波网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可望在明年开通使用,届时,市属6个县(市)的通讯网络将全面贯通。
【佳木斯市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果】 1993年,佳木斯市紧紧抓住产权制度改革这个关键环节,大胆试验,积极推进,使企业产权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股份经营发展较快。到1993年底全市已组建各类股份制企业1338户,其中股份有限公司9户,有限责任公司77户,城镇股份合作制企业52户,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1200户。全市股份制企业股本总额达101770万元。
嫁接改造大见成效。市区嫁接改造企业11户,其中工业7户,财贸4户。全市通过嫁接改造共竣工投产26个技改项目,新增产值24195万元,新增利税2516万元。“国有民营”的经营方式在小型国有企业全面实行,全市有116户企业实行国有民营、租赁经营,其中工业6户,财贸110户,占财贸136户独立核算企业的90%。产权交易试点稳步进行。大力发展个体、私营、合资和乡企经济,开辟第二战场,培育新的经济生长点。我市个体、私营、区街企业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每年以50%以上的增幅发展,去年生产总值占全市25%。产权制度改革给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一是推进了企业内部改革,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加速了企业技术改造步伐,三是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佳木斯市将白鹳定为市鸟】 经佳木斯市第11届人大常委会第6次会议审议通过,白鹳被确定为佳木斯市市鸟。白鹳分布于欧亚大陆,共有3个品种,其中东方白鹳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和黑龙江流域。我国约430只,佳木斯市约有100多只。由于白鹳稀少,世界濒危物种保护公约和我国政府都将其列为一类保护鸟类。白鹳除翅复羽呈黑色外,全身羽毛洁白,被视为纯真善良的化身,和开拓三江,振兴中华,国泰民安,美满幸福的象征。
【佳木斯市授予部分知青和国内外知名人士荣誉市民称号】 为表彰为佳市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部分知青和国内外知名人士,经佳木斯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授予柳孝华、王宴青等107名知青及神内良一、山下高司、吉川吹子等3名日本友人为佳木斯市荣誉市民称号。 (陈晓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