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川县
县委书记:刘铁民
县人大主任:李连春
县政协主席:邱立文
县 长:崔德文 1948年6月生,大专文化。1968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合江地区食品蔬菜公司职员、科长、副经理、经理,桦川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92年11月任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副县长:王政国 负责常务
副县长:刘宜林 负责财贸
副县长:王 强 负责农业
副县长:里佐平 负责文体
副县长:刘海龙 负责城建
副县长:李铁玉 负责工交
副县长:韩 库 负责乡企
副县长:和庆余 负责卫生
【概况】 1993年,全县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34亿元,增长28%;财政收入3400万元,增长51.1%;农村人均收入1020元,人均增加231元。
工业 总产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47%,销售收入1.9亿元,利税147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6%和41%。完成技改项目17项,研制开发新产品24种。大胆地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闯出了桦川工业企业自身发展的新路子,桦川县工业发展速度现已居佳木斯市辖区之首。
农业 总产值8.7亿元,比上年增长62%;粮豆薯总产量5.04亿斤,比上年增长5.9%,创历史最好水平。乡镇企业突飞猛进,实现产值5.3亿元,比上年增长79%,利税4535万元,比上年增长86.9%。林、牧、渔业都有较大发展。畜牧业产值达到4928万元,比上年增长28.3%。池塘和稻田养鱼发展到2.4万亩和6.2万亩。已完成黑龙江省内最大的农田水利工程——新河宫排灌站,排灌能力达40万亩。其中:排涝25万亩、灌15万亩。
财贸 全县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1.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工商税收实现2571万元,比上年增长73.7%,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个体工商户由1992年的2002户发展到3002户。占地4万平方米,可容纳8000余人,集批发、零售、美食、娱乐为一体的悦来大集即将宏张开业。大集使用后,我县个体私营户将增加到9000户左右,届时,大集将辐射三江平原,成为我县经济的重要支柱。
城镇建设 实现跳跃式发展,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大大加强。全县自来水入户率达62%,比上年增长了20%,年底将达到72%,新建了地下排水系统,维修了镇内主次干道及巷路,悦来大街已形成南北贯通,地下埋设供电、通讯线路的集路灯、绿化及人车分行配套的白色硬化路面。新建各种功能大楼31000平方米,是建县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年。全县通讯已并入C3网,开通了直拨程控电话。现已基本解决了行路难、入厕难、吃水难、入学难、住房难、通讯难问题。
发展外向型经济 全县已发展外向型企业13家,19种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分别与日本、德国、泰国、俄罗斯、南韩等国家建立了经贸关系,并且成立了以星火乡为龙头的外向型经济开发区,1993年对外贸易额达226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86.1%。现在,我县傻子集团公司的傻子系列酒已销往全国各地及俄罗斯、南韩等国。年生产能力已达1000吨,目前仍不能满足客户要求,正在扩大生产能力。
【土地管理成为“三无”县】 桦川县不断提高土地管理科学水平,成为无违法占地、无越权批地、无非法管理地的“三无县”。县土地局在省内率先完成了《桦川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从总体上抑制了违法滥开乱占土地现象,这项规划被国家土地管理部门评为科技成果三等奖;健全了地籍档案,全县191个自然村都建立了地籍档案,使土地管理部门对全县396万亩土地做到地块、权属、数量、分类四清,不仅为发展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有效地制止了瞒报、虚报、无偿违法使用土地现象的发生。县土地部门还建立起了县、乡、村三级土地监察网络。
【县办工业呈现生机】 桦川县加快推进产权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对一些企业分别进行了拍卖、兼并、股份制改造、一厂多制、剥离经营、合资、国有民营等一系列产权改革,并按照《条例》的规定,向企业放权,以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还与大专院校及大城市的企业挂钩,共同开发新产品,使企业焕发了活力,增加了经济效益。通利达鞋业股份有限公司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后,职工积极性高涨,仅3个月就实现销售收入60万元;收获机械厂和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联合,积极研制开发新产品,生产的稻麦收割机出口到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桦川县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