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抚远县

县委书记;张 平
    县人大主任:吴雪峰
    县政协主席:叶国安
    县 长:吕忠城 1946年9月生。1966年为空军16航空学校学员,1977年起任兰州军区空军司令部作战处副营职参谋、正营职参谋。1981年起任桦南县委组织部组织员、副部长、部长,县委副书记。1993年3月任抚远县政府代县长、县长。
    【概况】 1993年,抚远县在经济运转十分困难和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经过全县人民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大打减亏增盈攻坚战,奋力生产自救,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计划指标,全县各项工作都取得较大进展,政治经济总的形势很好。生产总值达7324万元,比上年增长45.1%。
    农业生产在遭受严重春旱、秋涝的严峻形势下,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创造了抚远粮食生产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完成总播种面积25712公顷,比上年同期增播7852公顷,粮豆薯总产达到34567吨,比上年增长52.5%,农业总产值实现4724万元,比上年增长7.4%。
    工业生产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运行。扭亏增盈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1993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实现1001万元,比上年增长20%。经济效益有所下滑,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1993年完成建筑面积40936平方米,完成投资2582万元。新建排水工程3700延长米;完成公路改造3.9公里;C3网通讯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基本建设工程全部完成。
    城乡市场繁荣活跃,人民生活水平稳定提高。社会商品购销较旺,消费品供应充足。1993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6726万元,比上年增长22.9%。
    口岸发展很快,外向型经济比较活跃。联检设施及附属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抚远海关正式建关运行。经贸实体迅速增加。1993年共增加103家,并积极开展业务。进出口货物3.3万吨,转口贸易5千吨,过客2000人,进出口总额738万瑞郎。
    渔业生产稳定,边境管理秩序好转。全年水产品产量952吨,比上年增长24.6%,创造利润83万元;边境秩序基本稳定,涉外事件较上年下降50%。
    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个别成果跻身省和国家的先进行列。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有一定发展;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教学质量和职业教育进一步提高,学导式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已引起全国教育界的注目;一年内有线电视在全县普及。人口自然增长率13.50‰,计划生育率98.62%,保持了全国领先水平。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好转。全县政治局面比较安定,全县综合发案率比去年下降了11.8%。
    【抚远口岸迅速发展】 抚远口岸于1993年2月9日经国家验收正式宣布对外开放。一年来,抚远在经济十分困难,资金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大搞口岸基础建设,制定“全国最优”的优惠政策,采取“一事一议”的动态管理办法,广泛招商引资,使抚远口岸建设和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投资近千万元建成3000多平方米的客货检验大厅,3000多平方米的联检生活楼及其附属设施。8月8日通过上级业务部门验收,组建抚远海关及其它联检机构,抚远口岸转入正常运转。建关后抚远口岸更加活跃,中外客商纷纷来抚远考察、洽谈、投资,并积极地开展经济合作及对外贸易。一年多来共接待美国、新加坡、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外客商200多个团组,在抚远组建公司100多个。投资协议额3亿多元。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乌苏镇通道项目,飞机场建设项目等。1993年抚远港过货、过客都越上了一个新台阶,过货3.3万吨,外贸进出口总额738万元瑞郎,过客2000人;同时抚远港已被国家批准为黑龙江省江海联运深水港换装码头,1993年成功地在抚远港换装5千吨货物。口岸经济已成为抚远的重要经济成份,它必将带动抚远的各业快速向前推进。
    【口岸建设初具规模】 抚远县处于松花江黑龙江黄金水道的中下游,是中国唯一与俄远东最大口岸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对接的前沿,也是客货江海联运进入太平洋的我国东方最近的出海口。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对外开放客货一类口岸以后,抚远制定了24条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还重点加强了大环境的改善工作。在改善国内陆路运输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与俄方进行陆路运输;铁路运输正处于规划和筹资中;国家三级飞机场建设已和珠海实业公司签订了共同开发合同;宾馆饭店、文化娱乐场所、旅游渡假村已相继建成完工;电话通讯已实现全国联网;3400平方米的联检大楼已投入使用。 (抚远县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