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清县
县委书记:贺旭武
县人大主任:李作升
县政协主席:陈德志
县 长:孙升昌 1956年5月生,大专文化。1973年10月参加工作,曾任宝清县万金山乡兴国村支部书记、乡党委副书记、共青团宝清县委书记、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县政府副县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1993年3月当选为县长。
副县长:龚福成 负责常务
副县长:宋昌国 负责农业
副县长:张振才 负责文教、卫生、司法
副县长:李春秋 负责财贸
副县长:武凤呈 负责乡企
副县长:魏忠德 负责工交
【概况】 1993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实现33000万元,增长6.4%,财政收入3693万元,增长21.72%;城镇职工人均工资收入1626元,增长4.2%;农村人均纯收入837元,增长3.1%。
一、农业在大灾之年取得可喜成绩,农村各产业持续发展。全县农业在遭受历史罕见的旱灾情况下,总收入实现24052万元,比上年增长5.49%,粮豆薯总产量85342吨。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34910万元,利税224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2%和34%。畜牧业总产值实现9217万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比重已达34.1%,生产商品鱼95.3万公斤,比上年增长38.7%。
二、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重点建设和技术改造速度加快。县属工业完成产值14493万元,比上年增长12.99%,销售收入完成16639万元,比上年增长23.2%,实现利税881.7万元,比上年增长20.8%。能源工业完成年度计划,生产原煤28.3万吨,发电量完成5151万度,比上年增长2.7%。完成技术改造项目6项,开发新产品25种,新增产值812万元,利税26万元。经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友宝铁路建设征地任务和县属段路基土工程。C3网通信设备已投入使用,开通了国内直拨业务,6000门程控电话工程基础设施已经完成,地方道路建设连续13年保持在全省领先地位。
三、城乡市场活跃繁荣,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全县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6506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农副产品实现采购额15415万元,外销额820万元。农贸市场发展到17个,个体工商户达到2949户,私营企业达到5户,从业人员达到4661人,实现税金647.5万元,占财政收入的17.5%。
四、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教、文卫事业有新的发展。全县共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1个,文明单位9个;市级文明单位标兵22个,文明单位95个;县级文明单位128个。科教兴县战略全面实施,推广农业实用技术12项,工业先进技术14项,农民科学种田和企业科技进步水平有新的提高。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新建的重点高中宿舍楼、职业高中教学楼已投入使用。全县已有10所小学达到规范化小学合格要求,有3所小学被命名为“黑龙江省标准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升学数达234人,比上年增长4.9%,中专升学数达192人,比上年增长9%。计划生育工作完成了计划生育大清查任务,被省计生领导小组授予“执法清查先进集体”。医疗条件有新的改善,性能先进的CT设备已投入使用。
五、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达到18048万元。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公共设施进一步改善,自来水新增进户1500户,集中供热面积新增11.1万平方米,总面积已达40.2万平方米,新增柏油路面1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14.3平方米,农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16.1平方米。通过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百日攻坚”和专项打击,破获了一批重大案件,全县刑事犯罪案件综合发案率比上年下降26%,扩大了社会稳定面,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
【组织农民积极抗灾创收】 宝清县1993年遇到特大旱灾。县委、县政府率领全县人民积极抗灾创收。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并把这项工作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出台了十项扶持政策。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全县已新增乡镇企业640家,新上项目48个,总收入新增4300万元;新增养殖户3825户,比去年增加2860户,养殖户户均毛收入达1000元;第三产业总收入达400多万元。全县发展温室28万平方米大棚61万平方米,收入1200万元。通过开展创收增收活动,实现了人均创收200元。 (宋亚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