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密山市

市委书记:李云亭
    市人大主任:董天德
    市政协主席:董显英(女)
    市 长:张邦升 1947年2月生,大学文化。1973年2月参加工作,198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鸡西市红星公社太阳升小学教员,鸡西市经委能源科副科长、二轻局局长、经委主任、市长助理、密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1993年11月当选为市长。
    副市长:李禄文 负责农林
    副市长:徐文凯 负责常务
    副市长:史云仙 负责财贸
    副市长:马廷超 负责工交
    副市长:王传栋 负责综合计划、城建
    副市长:翟瑞常(下派干部) 负责科技
    副市长:崔光文 负责外经外贸
    副市长:亓戌征(下派干部) 负责乡镇企业
    副市长:李 波(下派干部) 负责煤炭
    【概况】 1993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2.29亿元,比上年下降5.4%;财政收入实现6693万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工商税收实现5233万元,比上年增长13.5%。
    工业 总产值6.54亿元。其中,乡以上地方工业完成产值3.11亿元,比上年增长0.9%;实现销售收入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实现利税2164万元,比上年下降2.7%。有20个技改项目投入试生产,17项新产品投入生产,高强镁碳砖等20个达产项目实现产值4682万元。
    农业 总产值5.75亿元,其中,地方农业总产值3.25亿元,比上年下降29.4%;粮豆薯总产量1.37亿公斤,下降58.7%;农村人均收入450元,下降51.5%。乡镇企业总产值7.21亿元,比上年增长49%;利税实现4760万元,比上年增长46%。多种经营总收入达到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畜牧业户值达到1.14亿元,比上年增长8.4%。造林绿化完成4.63万亩,荣获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市称号。农田水利建设完成土石方474万立方米。
    财贸 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4.02亿元,比上年增长7.9%;集市贸易成交额完成1.21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城乡储蓄余额实现5.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各类贸易市场发展到28处,比上年增长40%。全市个体工商业户已发展到7429户,比上年增长32%;个体工商税实现759万元,比上年增长35.8%。对外贸易经济工作取得较大进展。进出口总额实现933万美元,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经济技术与劳务合作金额达2309万元。对外开放环境进一步优化,引进和融通资金3000多万元。边境经济合作区完成总体规划、设计和控建工作。兴凯湖莲花旅游区开发建设初具规模。
    文教 科技部门积极组织科技攻关、新技术推广和新产品开发,完成科技项目72项,比上年增加50项,新增产值2000万元。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通过省评估验收。卫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密山市被命名为全国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先进地区】 1993年6月,密山市被省评为首批文化先进县,同时又被命名为全国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先进地区。全市乡镇文化站覆盖率达100%,文化室面积平均达到130平方米以上;220个行政村建起村级文化室213个,50%的村级文化室面积达到100平方米;自然屯村民组级文化室100余个。农村文化室建设坚持“五有一能”标准,即“有场所、有组织、有管理、有设备、有取暖和能经常开展活动”。全市已形成漫画、剪纸、书法、文学创作、摄影五个文化艺术创作群体,创作骨干4000余人。
    【密山——卡缅雷博洛夫口岸正式开通】 密山市口岸是1988年由国务院批准经中俄两国换文确认的国家一类客货口岸。1992年4月,中俄双方在界河白棱河上建起了口岸公路桥,开始了临时过货过客。1993年6月8日,密山海关正式开关。双方同意从1993年6月10日正式开通口岸,每周工作6天,每天验放出入境货运、工作用车辆120台,每日平均各过客100人次。双方同意积极创造条件,将汽车运输延伸到鸡西市和俄滨海边区乌苏里斯克市,待俄方口岸主楼建成后即开通双方“一日游”、“多日游”。
    【密山农业遭受特大自然灾害】 1993年密山市农业遭受干旱、缺水、低温、寡照、早霜、药害等特大自然灾害。粮食减产幅度较大,农业总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下跌。农业总产值3.25亿元,比上年下降29.4%;粮豆薯总产量1.37亿公斤,比上年下降58.7%;农业总收入3.15亿元,比上年下降19.3%;农村人均收入450元,比上年下降51.5%。 (王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