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
市委书记:王树斌
市委副书记:迟建福 戚维学 童明英 贺静纯
市人大主任:石忠智
市人大副主任:崔文志 于恩江 王锡海 白文达
王永泰 张泽民 刘连新 尹树全 郑焕中
市政协主席:金呈祉
市政协副主席:卜 林 王天才 郭长海 金瑞城
马学云 辛培之 朱广盛 伊忠义 张福春 于书涛【22市(地)县-475页】
市 长:迟建福 1942年生,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4年入党。1968年在哈尔滨锅炉厂参加工作,先后任技术员、厂办副主任、处长、厂长等职。1991年任省体改委副主任。1992年9月任齐齐哈尔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同年11月当选为市长。
副市长:刘海生(常务) 丁树岐(财贸) 李有志(城建)
袁廷树(农业) 王 玉(工业) 杨耀寰(文教) 李 涛
(城建) 陈鹏飞(科技)
【概况】 1993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为1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44.7亿元,增长40.2%,所占比重为40.2%;第二产业34.9亿元,增长9.3%,所占比重为31.4%;第三产业31.6亿元,所占比重为28.4%。
工业生产速度和经济效益迅速回升。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完成101.9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88.96亿元,增长2.5%。地方预算内企业实现利税41367万元,比上年增长2.4倍;实现利润10447万元,比上年减亏增盈18076万元(按原会计制度计算),结束了几年来工业的亏损局面。
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全市农业总产值完成60.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粮豆薯总产量达到44.28亿公斤,比上年增长4.7%,又创历史新纪录;大牲畜年末存栏81.8万头,比上年增长5.7%,出栏生猪92.2万头,牛52.8万头,羊84.4万只,禽1380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5.3%、6.4%、4.8%和10.9%;乡镇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总产值达46亿元,比上年增长80.3%,利润3.16亿元,增长74.4%,税金1.6亿元,增长77.6%;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农业开发成果显著,已开发小区17个,总投资4876.91万元,新增产值9186万元。
财贸战线形势喜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国合商业大幅减亏,利税完成5514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倍。其中,实现税金7701万元,增长20.3%;按原会计制度计算,实现利润由上年亏损6147万减少到211万元,减亏96.6%。全市粮食系统盈亏相抵后比省定亏损指标减亏621万元,减幅5.4%。全市个体工商业户70098户,从业人员达100688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0.2%和40.6%;私营企业105户,从业人员1558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28倍和2.66倍,工业总产值达到30136万元,商品销售额达到19495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9.1%和73.3%;上缴税金9707.5万元,比上年增长30.1%。
财税收入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税收完成10.63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31%;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11.19亿元,比上年增长48.4%。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10.2亿元,比上年增长53.9%。按原财政体制计算,全市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67.6亿元,比年初增长18%;各项贷款余额132.6亿元,增长18.3%;城镇储蓄存款增长19.1%;资金备付率由年初的3.6%上升到8.7%。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全年投资18.2亿元,比上年增长62.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8.6亿元,增长50.9%;更新改造投资5.2亿元,增长40.5%;商品房投资3.6亿元,增长1.5倍;其它投资0.7亿元,增长57.5%。全市8项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16件实事的76个建设项目完成74项。全省最大的市区立交桥——永安立交桥竣工使用。房屋建筑施工214.56万平方米,竣工126.08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31.7%、25.7%。其中,住宅建设超额完成计划,施工130.65万平方米,竣工88.64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62.2%、65.2%。中心城区8个棚户区有5个开始改造,1600多户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外经工作,利用外资成绩显著,全市共签约111个项目,比上年增长54.2%;总投资6.32亿元,其中利用外资4036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和34.9%。外贸工作,全市进出口贸易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共完成1.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2%;自营进出口总额475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8%。国内横向经济技术联合与协作共签订628个项目,比上年增长4.3%;引进资金18816万元,比上年增长2.48倍。其中,执行466项,新增产值38520万元,利税550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9%、24.3%、37.4%。完成物资协作额2270万元,比上年增长20.1%。
科教文卫体等项事业取得新成绩。科教兴市战略得到扎实推进,全市完成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推广、科技攻关、星火计划等科技项目315项;科技单位向工业企业转让科技成果1744项,比上年增长54.7%;工业生产科技进步因素达到42.3%,农业生产科技进步因素达到38.1%,分别比上年提高2.3和0.8个百分点。基础教育有所加强,九年制业务教育取得进展。初等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普及率均达到99.5%,小学生升学率达到81.4%,比上年提高0.2%。初中升入普通高中升学率达到28.9%。高中升入普通高校5262人,比上年增加1212人,增加幅度为23.8%;升学率为33.2%,比上年提高9%,居全省各地市前列。城市职业高中比上年增加9所,招生总数比上年提高14%。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电视和广播节目制作分别为2191和7509小时。卫生医疗机构、医院病床、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均有所增加。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世界级金牌14枚,比上年增加5枚;获国家级金牌21枚,省级金牌86枚;破世界纪录1项,超世界纪录2项,创东亚运动会纪录1项,打破全国纪录2项。
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5‰,计划生育率达到92.41%。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活费收入比上年增长18.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2.1%;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28.0%。
【乡镇企业实现超常规、跨跃式发展】 1993年,齐齐哈尔市乡镇企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超常规、跨跃式发展。全市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46亿元,总收入45亿元,纯利润3.26亿元,税金1.6亿元,集体工业产值10.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0.3%、80.3%、81.2%、62.7%。上述5项经济指标增长幅度均创历史最高水平。齐市乡镇企业实现超常规、跨跃式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百千万”工程成效显著。实现了亿元乡镇2个,五千万元乡镇10个,千万元乡镇120个;千万元村11个,五百万元村51个,百万元村384个,千万元企业14个,五百万元企业24个,百万元企业258个。二是乡镇企业工业小区和市场建设进展迅速。50个小区绝大部分完成了规划和论证,有14个已获省批准实施,并落实了一批项目。全市各乡镇已兴建各类市场500多个,其中县区级市场20个,乡镇级市场近200个,村级农贸大集300多个,年成交额已突破5亿元。三是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全市乡镇企业已有股份合作制企业1400多个,股金总额超过亿元;出口创汇企业已达30多个,兴办三资企业10户,输出劳务20000多人次,年出口创汇额达9000多万元。四是新上项目和新产品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各级政府狠抓了项目库建设。市级项目库已投入运行,收集各类信息20000多条,储备近5000个项目,有2000多个项目已开始实施,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近20个。全市乡镇企业共开发新产品100多项。
【工业企业扭亏增盈效果显著】 齐齐哈尔市在深化改革中,以贯彻《条例》为契机,采取超常规措施,狠抓工业企业的扭亏增盈,取得显著成效。地方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447万元,比上年减亏增盈18076万元;亏损户由上年的105户减少到94户,亏损面由上年的53%下降到47%,亏损额减少3724万元,减亏35.5%。全市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完成工业总产值62.3亿元,比上年增长5.1%;地方预算内大中型企业实现利税31116万元,比上年增长3.5倍。第一重型集团、齐齐哈尔车辆工厂、第一机床厂、第二机床厂、化工总厂、黑龙江玻璃厂的四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北钢成为我省第一家推行股份制的大型企业】 以生产特殊钢而闻名遐迩的齐齐哈尔钢厂,在全省率先推行了股份制,将原企业改造成北满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省内第一家推行股份制的大型企业。北钢自1987年以来,钢和钢材年增产幅度平均为4.4%,一直跻身中国百家最大企业行列,1989年起列入全国最佳经济效益企业行列,被命名为国家一级企业。1993年实现销售收入15.3亿元,上缴税金1.82亿元,创利润1.38亿元。该公司的股票在内部发行的基础上,又相继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上市。 (齐齐哈尔市政府办公室 付根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