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河市
市委书记:李忠奎
市人大主任:于春兴
市政协主席:李景芳
市 长:王荣生 1941年2月生,1960年8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曾任克山师专教师、讷河县讷南中学教师、县粮食科人事股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县委副书记、县长,1992年10月任讷河市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市长:杨树清 负责常务
副市长:董居仁 负责工交
副市长:陈亚东 负责财贸
副市长:赵兴国 负责文教
副市长:杨 越 负责农业、乡企
副市长:刘庆余 负责新上项目、外向型经济
副市长:刘铁成 负责科技、乡企
【概况】 1993年是讷河撤县设市后的第一年。社会总产值实现23.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国民生产总值14亿元,增长22%;工农业总产值17亿元,增长31.2%;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5.46亿元,增长21.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5.6亿元,增长16.2%,财政收入实现7222万元,增长22.8%;农业人口人均收入1277.8元,增长39.7%。
农业 农村经济全面增长。总产值实现12亿元,增长31%;粮豆薯总产7.84亿公斤,增长3.7%。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全市投入农业生产资金2.1亿元,增长5%;新建农田水利工程52处,营造水保林5.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1万亩。更新大型农机具132台,机具完好率达90%以上。种值业突出了高产优质高效作物,优质麦种植面积达25万亩,占小麦面积的25%;高产优质大豆面积达10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55.7%;经济作物面积达20万亩,增长7.5%。畜牧业发展较快,有3个乡镇奶牛存栏超过1000头,落实股份制牧场68个,繁育、防疫工作成效显著,草原防炎被省评为先进单位。养鱼水面已扩大到3.5万亩,增长16.6%;水产品产量达1600吨,增长7%。庭院经济总收入达1.4亿元,增长16.7%。乡企总产值实现7.56亿元,增长80%;总收入完成7.74亿元,增长82%;实现利润6210万元,增长92%;实现税金2100万元,增长94%。
工业 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5.1亿元,增长29%,其中市直工业总产值完成2.8亿元,增长14.6%,村以下工业总产值完成2.3亿元,增长52.8%;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增长43%,市直工业实现3.5亿元,增长18%,村以下工业实现1.7亿元,增长21.4%;全市工业利税实现4002万元,增长28.2%,10个利税大户实现利税1746万元,增长41%。有8个企业利税超百万元。
财贸 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贸工农一体化格局进一步形成。金融保险部门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商品销售实现8亿元,增长11.7%;农副产品采购额完成4亿元,增长12.6%;销售税金达到610万元,增长9.1%;利润实现259万元,比上年减亏21万元;供销企业实现利润125.6万元,列齐市各县之首,为全省前列;石油经营利润实现145.1万元,城乡市场已发展到51处。乡村集市发展迅速。集贸成交额达到4700万元,增长31.6%。国合商业网点改造继续向高层次迈进,共投资700多万元,新建37个网点。大兴养殖公司被省评为500个最强工业企业之一。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个体营业户已达到6600户,增长50%,私营企业16户,增长3倍;从业人员1.5万人,增长59%;实现产值4500万元,上缴税金790万元,分别增长94.5%。完成外贸出口额6500万元,增长20.6%。工商各税完成4987.4万元,增长幅度达到26%,超过历年水平;农业税完成1795万元,增长5%。
【财政支柱企业油脂厂】 隶属市供销总社的油脂厂是1987年兴建并投产的大型集体企业。主要生产豆粕、豆油。年处理大豆50000吨,生产豆粕40000吨,豆油7500吨,销售收入9000万元,产值4500万元,利税400万元,全厂工艺流程有预处理、浸出、精炼、磷脂4个主体车间,有锅炉、配电、机修3个辅助车间,共有主要生产设备305台套,1989年以来,产品开始打入国际市场,远销台湾、港、澳及泰、韩等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连续6年获利税超百万元大户称号。1989、1990年两年被家经贸部和农业部评为出口创汇超百万元大户,成为讷河市的财政支柱企业之一。为了扩大经营销售渠道,这个厂不惜花大价钱投资引进油角深度加工生产线,不但提高了出油率,而且防止了环境污染。仅此一项每年就可增加产值325万元,增加利税112.5万元。产值3020万元,销售收入7596万元,利税409万元,一举跨入全国乡镇企业500强行列。 (程彦杰 闫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