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肇源县

县委书记:郝文国
    县人大主任:刘青海
    县政协主席:张延河
    县 长:谷春毅 1947年12月生,大专文化。1970年参加工作,曾任肇源县统计科科员、县统计科副科长、县财政科副科长、县计委副主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1993年3月当选为县长。
    副县长:张国栋 负责常务
    副县长:孙显文 负责工交
    副县长:殷志国 负责农业
    副县长:张玉林 负责文教
    副县长:孙德军 负责财贸
    副县长:关亚军 负责乡企
    【概况】 1993年全县完成国民总产值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地方财政收入3082万元,比上年增长13%;城镇职工人均工资收入1896元,比上年增长18.4%;农民人均收入821.3元,比上年增长17%。
    工业 总产值达2.93亿元,乡以上工业总产值2.24亿元,比上年下降11.3%;产品销售收入2.51亿元,实现税金164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8%和102.5%;预算内工业产值9600万元,比上年下降27.7%;销售收入1.05亿元,比上年下降3.5%;实现税金4205万元,比上年增长6.5%;实现利润786万元,比上年下降13.2%。
    农业 总产值54940万元,比上年增长3.7%;粮豆总产量4168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3.9%。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实现产值3.16亿元,利润1832万元,税金6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4%、50.4%和62%;畜牧业也有较大发展,黄牛存栏和羊存栏分别为56449头和118655只,畜牧业产值15650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商品鱼产量连续4年超万吨,跨入了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县行列;庭院经济及其它副业也有较大发展。全县农业总收入、总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财贸 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30310万元,比上年增长13.3%,外向型经济也有较大发展。
    文教 全年共实施科技攻关项目4项,新科技成果推广项目33项,新产品开发12项,星火计划11项,取得经济效益800万元,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到38.5%。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基础教育不断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电大教育特别是燎原教育办学经验,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和推广。教育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县升入大中专院校学生达361名,比上年增长80%,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县总人口4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7‰,出生率为9.54‰,计划生育率为95.13%,节育率98.95%。
    治安 全县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上年下降23.6%,综合案件破案率达77.7%,群防群治的防范网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秩序持续稳定。
    【头台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肇源县头台油田是经国家计委、中国天然气总公司批准实行全新模式合资开发的两个油田之一。头台油田属大庆油田外围的低渗油田,石油控制储量为9110万吨。为了加速开发建设这一油田,肇源县与大庆石油管理局、省投资总公司、省天然气开发公司四家于1993年12月28日共同组建“头台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油田总投资规模为16.4亿元,肇源县参股比例为30%,协议规定合作开发期为20年。油田自投产以来,到1993年底已开采油井52口,原油产量达5300万吨,合作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红高梁批发市场】 肇源县红高梁批发市场始建于1991年,该市场规模宏大、功能齐备,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自建场以来,已先后与18个省市100余家客户建立了业务关系,总交易量突破40万吨。该市场的建立,不仅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矛盾,而且牵动了种植结构的调整,全县的红高梁种植面积已由1991年的不足10万亩扩大到1993年的30万亩。该市场已成为东北地区红高粱交易集散地。
    【规模农业走向大市场】 肇源县通过发展规模农业,加强农村经济同市场的对接,使农民直接跨进了大市场。全县已形成优质粮米、油酒原料、寒区水果、水产品捕养、“三瓜”、蔬菜、肉牛、肉羊、禽蛋等十大农牧产品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生产的酒料高粱、无公害大米、贡品小米、家植山野菜、肥牛、羊肉等数十种富有特色的农牧产品已经走俏全国市场。1993年,十大基地实现的总产值已超过4.4亿元,占全县农牧业总产值的83%,其中有一大半的产品销往省外市场。农牧业基地的建立与发展,带动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肇源县政府办公室 王文瑞 李 乾)